在博物馆的橱窗里,我看到了陈纳德将军第一次来中国调研时用的护照,上面写的职业是“Farmer”——农民。也读到了他在1937年3月来中国之前给弟弟写的一封家书。家书里他已经预料到自己之后在中国的工作会影响历史。正如之后陈纳德将军那句流传甚广的话所言:“等到最后一个日本人离开中国时,我会高高兴兴地离开中国。”这不仅是他的承诺,更是他生命的注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引导青少年筑牢信仰之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培育时代新人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东北抗日联军赤胆忠心,白山黑水间抗战14载烽火岁月,挺起不屈的民族脊梁;面对敌人的严密封锁、贫瘠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工业实力,延安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边生产、边打仗,谱写了革命战争史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就是要系统梳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脉络,通过运用情景剧、VR/A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走进抗战遗址遗迹等方式,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让青少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导青少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据美联社报道,阿富汗临时政府副发言人菲特拉特4日表示,救援人员又在受灾山区发现数百具遇难者遗体,死亡人数上升至2205人。伊斯兰国际救援组织(Islamic Relief Worldwide)的数据显示,楠格哈尔省约98%的建筑受损或毁坏,当前急需人手和物资来救助该地区幸存者。
武汉9月5日电 (武一力 程杰 邹瑜)记者5日从长江海事局获悉,长江干线新能源船舶发展呈现“井喷”趋势,长江绿色航运时代加速到来。
战旗猎猎,铁流滚滚,战鹰呼啸,振翅长空。从地面到空中,中国现代化武器的行进队列深深震撼了嘉兰惠。“我外祖父曾描绘1937年初到中国时的情景,当时中国国内的条件极为艰苦,困难重重。自2002年起,我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革,从高铁到数字互联互通,中国的发展速度无疑是惊人的。中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远大的抱负以及植根于悠久历史的不朽民族精神。”嘉兰惠说。
习近平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治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