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港澳台大学生网信企业实习计划”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倾力打造的品牌项目,今年已是第8届,累计支持近1500名港澳台大学生参与实习,深受海峡两岸和港澳大学生喜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唐艺丹)
珠海会场设置智能装备与工业互联网馆、智能交通与未来出行馆、智能家居与健康科技馆等3个主题馆,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约500家,主要展示机器人及数字化转型、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无人机、低空科技、智慧家居、智慧医疗等产品及应用。
锁边合龙,缝合的是风沙肆虐最甚的“伤口”,开启的则是巩固成果、纵深推进的新征程。新疆各地正以坚定的步伐,将这条来之不易的绿色生命线,不断向沙漠深处、向更广阔的区域延伸、加厚。
在纪念馆“浴血奋战 收复河山”展厅,展示柜里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旗、军衣、军帽、臂章等珍贵实物。穿越历史长河,它们向参观者诉说着英雄情怀。
我们积极拓展视野,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扮演“招商大使”,宣传蓬勃发展的四川,展示家乡营商环境。发挥川商全球网络优势,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积极寻求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于田县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区域。2024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最后285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合龙点就位于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示范区。如今,半年过去,这里的绿色正在不断加厚、加宽。合龙现场原本只有100米宽的玫瑰花种植区,已经拓宽到了2374米,郁郁葱葱的玫瑰花一眼望不到头。嫩绿的枝叶中,已有玫瑰花绽开粉红色花朵,给沙漠带来无限生机。
按照“金字塔”型人才结构,从顶层科研先锋到一线服务力量,构建“塔尖引领、塔身支撑、塔基稳固”的立体化新农科人才梯队。一是储备科研后备军。以双一流学科、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为载体,面向涉农高校全日制学生遴选拔尖创新人才,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为促进农业创新储备战略性人才。二是培育农业技术骨干。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大学为载体,聚焦普通本科生、职教本科生等群体开展作物种植、农机操作、商业模式等知识、技能的系统化培训,以产教融合方式,高效培养现代农业骨干,为农业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供给新生力量。三是培养产业振兴带头人。面向返乡大学生、头雁方阵等群体,系统梳理技术、资本、市场等城市资源,整合绿色生态、特色产业、文化禀赋等乡村优势,构建精准化的育人方案,培育促进农业产业深度转型的经营型人才。四是激活本土乡建人才。以职业院校、职教中心、开放大学等为载体,面向高中职学生、返乡农民、退役军人、家庭农场主等群体开设定制化课程与技术适配训练,以个性化的现代农业技术指导与创业辅导,助力他们以多业态因地制宜地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五是锻造基层服务力量。以产业服务团、农技推广站、电商服务中心等为载体,面向“三支一扶”学生、大学生村官、本土人才、电商辅导员等基层群体开展“一对一”跟岗实训与技术帮扶,壮大提升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层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