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前面我刚才也特别提到,工程硕博士的评价改革。我们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刚才我提到,过去都是以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我们作了重大改革,落实学位法,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获得硕博士学位,在今年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成为人才培养打破传统评价标准、接轨创新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突破。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聚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能力不断增强,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金融学》等系列原创性教材,承担《(新编)中国通史》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时,聚焦服务大国外交,“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陆林表示,对于睡眠医学,我国尚未建立起全国统一、规范性的培训与认证体系,培养质量存在差别。而由学术团体组织的短期培训班和继续教育项目,侧重于单项技能的提升,属于“增量”学习。
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突破1500万吨,运输版图已覆盖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31个省(区)市。
黑龙江省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显示,23日白天到夜间,大兴安岭、黑河、齐齐哈尔、绥化、大庆、哈尔滨西部阴有小雨,其他地区晴转多云。
中老铁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串起了云南昆明、玉溪、普洱、西双版纳和老挝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等旅游名城,覆盖超过560个旅游景点。每天,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上人头攒动,游客仅需数小时车程即可跨越国境,领略多元文化与山水美景。
如今,国内像赵虹一样,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十分普遍。今年3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统计,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
李瀚明进一步分析,西安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这样的地理位置飞国内任何地方都很便利。加上西安产业发达,又是旅游胜地,这些因素让西安国内客流常年处于高位,间接影响了打造国际枢纽的必要性。此外,也是因为接近国内几何中心,西安无论哪个方向的洲际航线,都得使用宽体机。二线枢纽用宽体机飞国际线,往往存在客流不足、上座率不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