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中国记协台港澳工作部在西藏拉萨举办“记者沙龙”,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为主题,邀请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主任坦妮娅,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陈朴,西藏社科院当代所助理研究员陈锋,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教授赵君,分别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作了专题介绍,并就华文媒体人士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互动交流。(完)
记者近日走进西藏那曲市色尼区,探访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广袤草原上,25座风电机组错落排布,有的缓缓转动,有的安静矗立。
长江重点生态区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气象条件利于植被生长和湖泊水体面积恢复;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体面积较2023年分别增大28.5%和70.6%;巢湖和滇池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和频次明显减少;太湖蓝藻水华发生气象条件适宜,蓝藻水华发生面积大于2023年。
研究人员认为,这得益于工作效率提升、疲劳度降低和睡眠问题减少。本项研究的这些发现,凸显出组织和政策制定者通过重新评估工作时长来改善员工福祉的潜力。
为实现交易服务全域覆盖、精准落地,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构建起“市—区县(开发区)—街镇—村”四级服务体系,通过设立9家子公司、1家分公司和一批服务窗口,将平台功能延伸至基层一线,打通了要素流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平台以“集中培训+实操教学+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高频次、多层级培训活动,涵盖市级政策宣讲、区县专项辅导、街镇级操作演练、村组级“一对一”教学等多种形式,帮助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管理人员熟悉交易规则、掌握操作流程、增强参与能力。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开展培训170场,覆盖15个区县、170个街镇、2416个行政村,培训参与人数达5100余人。同时,平台依托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多元渠道,广泛宣传“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政策,提升政策知晓率和平台使用率,营造了“人人懂规则、村村能进场”的良好氛围。
城乡市场保持活跃,客流消费稳中有升。城市商业保持增长。1-6月,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50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5.2%、3.4%。截至目前,全国210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1.25亿人。县乡市场活力增强。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建设改造县乡村各类商业网点15.5万个。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县乡市场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38.9%。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商务大数据显示,1-6月,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2%;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0%。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