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截至目前,已经有183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彻底杜绝了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权威性不容挑战。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体系的“四梁八柱”,即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功能等也日益被重视,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相对疲软的背景之下,各国越是需要加强团结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朱永彪表示。
武汉8月29日电 (记者 武一力)“沔阳7006”轮28日12时5分在航标指引下,顺利通过界牌水道左汊航道。这标志着长江中游界牌水道左汊新航道正式开通。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朱永彪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分析认为,天津峰会的规模超过历届一方面体现了各国对华关系的重视,希望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二是在变乱交织的当下背景之下,大家对和平、对发展的诉求比以前更加强烈,对上合组织的“上海精神”和宗旨更加认可,取得的成果和成效让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扩大。
为彻底改善界牌水道通航条件,今年7月下旬,长江航道局抢抓持续低水位冲刷的有利窗口期,调遣三艘疏浚船全力施工,完成疏浚145万方,成功打通左汊。施工期间,高频次、全范围开展航道观测,实时掌握疏浚效果,增设多功能航标3座,优化调整航标58座次,力争做到无缝衔接,让航行船舶无感切换。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主动挑起过一场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写进宪法的国家,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始终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迄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