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9日至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这是三地首次联合举办全运会,也是全运会首次走进香港、澳门。届时,在赛场内外,粤港澳三地将携手绘就更大“同心圆”。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与马来西亚海事研究所联合主办,马来亚大学国际和战略研究系协办,并获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支持。(完)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文物腾退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马晨表示:“申遗成功一年来,北京中轴线在传承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注重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与传播,通过出版图书、举办展览、参加国际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中轴线的独特价值;注重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开展了多项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公众深度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注重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推出主题游、研学线路,打造文创品牌,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辽宁,以“技能照亮前程 匠才助推振兴”培训行动为牵引,面向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精准打造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专业转换培训项目;在江苏,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参加的新职业培训,推进产教评和就业深度融合,按照“校企共建、周期式培养、师徒制管理”方式,定制化精准培养人才;在陕西,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开展,鼓励培训机构进校园,开展与求职就业密切相关的培训。
韩正表示,韩国新政府上台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就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新的水平迈进达成重要共识,为中韩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韩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夯实战略互信,拓展共同利益,密切多边配合,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朝鲜半岛光复80周年,中方愿同包括韩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坚守真正的多边主义。
“欧洲一步步对亚洲和中国文化衍生出同理心和愿意学习的态度,为未来50年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德国跨文化专家何马可(Marcus Hernig)看来,研究中德、亚欧文化,少不了文化教育和同理心的“桥”。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的他,对此颇有心得,还就此提出“Asiaropa”(“亚欧”)的概念,让不同文化融入不同的社会。
在大赛参赛作品中,不少作品是由新北京人、“北漂”一族、甚至是外国友人拍摄的,这些作品展现了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性。来自阿根廷的视频博主功必扬已经在北京生活了16年,他亲历了北京的发展、变化和进步。“我刚到北京的时候连4号线都没有,现在北京的地铁网络在全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功必扬希望他的短视频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让外国朋友了解真正的北京。
在短片《小妖怪的夏天》中,“我想离开浪浪山”一度席卷社交平台;“小猪妖”的故事也是《中国奇谭》中“破圈”效应最显著的一个。作为由短片延伸而来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不仅是对《小妖怪的夏天》的“世界观延伸”,也探索出了动画IP长线运营和商业价值发掘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