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宠物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各方的权利义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保障宠物出行友好的重要基础。”王毅建议,立法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宠物主人的权利义务、禁止饲养的犬种、宠物公共空间行为规范、相关部门职责等内容,厘清宠物出行的边界与规则,给所有参与者稳定、明确的预期,让携宠出行有法可依。
他们写道,在全球范围内,一种无形的威胁正在增加疾病风险、缩短寿命并破坏我们社区的结构。社会疏离——即一个人缺乏足够的社交联系、在现有关系中感到缺乏支持或者经历负面、紧张的关系——是一种日益严重但常常被忽视的危险状况,对健康和福祉构成威胁。社会疏离有几种形式,包括孤独和社交孤立。
“当时我自己没有那么多资金,村里帮忙铺了新路,来我这里的游客也变多了。”六连村村民黎景川开了一间“川哥家庭农场”,白天游客可以前来垂钓,晚上则搭出一个乡村振兴大舞台,本村外村的人都可以到这里唱歌、喝茶、聊天,“现在一年的收入能有二三十万元”。
澎湃新闻:特朗普回归后,中欧正面临关税等共同挑战,且在处理双边关系时,分别需考虑和美国的地缘政治竞争。中欧为此应如何调整?欧盟提出的“战略自主”,会如何影响中欧关系?
孤独医学化的悖谬之处在于:它既为痛苦者提供了救助途径,也可能削弱了对社会联结本质的思考。正如谭德塞所说:“在这个联系的可能性无穷无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孤立和孤独。” 2024年日本有7.6万名独居者在家中去世,其中超过2.1万人死后8天以上才被发现,被官方定义为“孤独死”(kodokushi)。2025年韩国政府数据显示,19岁至34岁韩国年轻人中,5.2%如今被认定为“蛰居族”——退出社会生活、将自己封闭在室内、只在晚上才出来活动,比2023年时的2.4%高一倍多。2025年摩根大通的研报显示,中国单人户家庭占比已从2000年的8%激增至2020年的25.4%。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受快速城市化影响,中国现有约1.38亿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开展劳动教育”。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应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镇化以惊人的速度完成量的积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后的突飞猛进,再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城镇化历程。截至202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7%,9.44亿城镇常住人口与690多座星罗棋布的城市,共同构成了全球规模最为宏大的城市集群。这一进程不仅是空间形态的深刻重塑,更为国家的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然而,当城镇化进入中后期阶段,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层矛盾逐渐凸显,“大城市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公共服务供需失衡等挑战不断出现,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路径难以为继,只有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才能破解发展中的矛盾,让城市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既是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更是回应人民期待的必然选择。
2025年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以“文化新质生产力·开放共赢新丝路”为主题,6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线上线下220万观众、28亿元数字内容出口意向额刷新纪录。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文化出海、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世界与中国青年文创项目孵化等多个专题展区,并加大了与国际头部展览机构、高端文化产业资源的合作力度,助推更多文化产品及服务“走出去”,成为推动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核心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