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新华社9月5日播发重磅通讯《习近平引领中国和平发展的时代启示》。让我们通过这些故事,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时代强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从“迎宾员”到“搬运工”“志愿者”,开学伊始,多所学校都出现了智能机器人的身影,为新生提供个性化智慧服务,成为校园里的亮眼“明星”。迎新活动变身“科技秀场”,是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也在他们步入校园后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关键时刻,云南海联会牵线搭桥,联系到副会长、香港企业家庄小峰,捐资20万元援建安龙堡海联小学教学楼,使搬迁顺利推进。如今,崭新的教学楼前,学生们跳着民族舞课间操、朗读背诵课文,清亮的读书声取代了昔日的喧闹。
随着参与网球运动的人逐渐增多,中国网球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纪宁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在做一个项目,在北京朝阳区规划一个‘大满贯网球文化公园’,将汇集所有大满贯要素。人们既能在此观看全球顶级赛事,也能在场地上训练和比赛。”纪宁说,这仅是一个案例,但从中可以窥见中国网球运动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专业化。作为体育产业的参与者与观察者,纪宁表示,不仅北京,全国各地网球运动设施也发展得越来越好。
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个。网球教练则以11350人位居全球第五。
过去我总盼着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如今我也希望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大山。因为,路通了、基础设施改善了,大山深处也具备了更多发展的条件。期盼更多人才回到大山发展产业、投身教育事业,让山里的孩子也能“上好学”。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照亮更多大山的孩子!
从校队走到“苏超”赛场,张冉看着李加俊一步步成长。“许多人说‘感念师恩’,但作为老师,我更想感谢李加俊——他让我看到热爱的重量、坚持的意义。如今他在‘苏超’赛场闪耀,我唯一的愿望是他能平安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