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主动担当、服务国家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代民建人,也让他们对这份“主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来自民建中央调研部的郭颂在演讲中以“顶配”形容荣毅仁——出身豪门却亲手撕掉“富二代”标签,34岁被周恩来称为“少壮派”,63岁创办中信集团,77岁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德宏9月12日电(记者 缪超)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人士11日来到滇缅公路交界点——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畹町镇。其间,在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他们深切感知到了80多年前的“赤子丹心”。
“我的父亲牺牲在滇缅公路上。”居住在畹町镇的耄耋老人叶晓东告诉海外华文媒体人士,其父陈团圆是南侨机工。过去20年来,他每天都来到碑前,将周围清扫干净,走进纪念馆为来宾和游客进行志愿讲解。
这场翘首以盼、跨越海峡的寻根之旅,不仅让“柳杰克”真切体会到两岸难以割舍的血脉深情,更使他对两岸交流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还为他的自媒体创作注入全新灵感。
当以十二处特殊埋藏为关键案例得到考古学的背书后,它们的阐释力就成为随之而来的问题。这场壮游究竟能够带领我们抵达何处,是浮光掠影的考古新发现,还是早期中国甚至整体性中国文明的本质特征?这也构成《厚土无疆》的第二种基调,即超越生死、超越个人、超越现时的墓葬观。十二处特殊埋藏反复说明生死并不截然对立,墓葬也绝非一己私事。在中国文明之中,它就是现实憧憬的投影,也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舞台之一,因此成为探寻文明深处的观念和记忆的关键门径。
“走进纪念馆里,内心深受震撼。”非洲《华侨周报》主编张月说,80多年前,南洋华侨青年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战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如今,我们非洲侨胞延续这份赤子之心,无论是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非经贸,还是搭建友谊桥梁,都是在赓续这份跨越山海的家国情怀。”(完)
为了保证植树的质量和效果,每场植树涂长明都要亲自组织。他每场必精心策划,对植树队伍分组、编队,进行男女、老少、强弱搭配,保证实力相当、任务完成。随着多次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日益丰富,活动筹划愈发周密有序,引发越来越多集团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主动请缨,投身加入。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单位就“十四五”期间,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以及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成就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