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电 国新办17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砥砺奋进“十四五”,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
治理的创新不仅着眼于发展,更充满了人文的温度。面对留守老人多的现状,克麦村设立了“老年人日间照料点”。74岁的村民洛绒扎西说,“自从有了照料点后,现在每天都要来这坐一坐,跟村里的好友聊聊天,每天也有村干部过来照料看望他们。”益西丁真表示,村里还计划进一步升级照料点,添置厨房电器,让老人的日常饮食更加方便。
围绕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立体化活动保障与智能服务精准推送,武汉不断将城市治理延伸至民生细微之处,致力为市民打造更加安全、安心和便捷的智慧城市生活方式。
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出海,再到海外产业链布局,锡山电动车产业仍在不断探索。依托“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锡山区电动车企业不仅在海外布局实体门店,还在亚马逊、海外版抖音等线上平台营销,拓展中国电动车知名度。未来,各企业也将在海外线下门店提供产品体验、维修保养、充电换电等服务,并拓展二手车交易领域,实现从“卖产品”到“做生态”的跨越,持续“圈粉”海外市场。(完)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更为重要的是,质量效率也有显著提升,营业收入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国有资本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持续改善。应该说,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国有资产的质量更优了、“家底”更厚了。
杭州的张女士正筹备国庆婚礼,喜事之后,一场精心规划的家庭蜜月之旅更让她憧憬。张女士表示,“婚礼后,我们打算借着假期,带双方父母一起去成都旅游。”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要在“管”字,以精细管理提升单产效益。“三分种,七分管”,秋粮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籽粒饱满度和最终产量。当前,各地正抢抓农时,开展秋粮田间管理“最后一步行动”,针对不同作物特点精准施策。在东北大豆产区,要积极推广“一喷多促”技术,通过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促进大豆提高结荚率和百粒重;在黄淮海玉米产区,重点做好中后期水肥管理,防止出现脱肥早衰,确保玉米灌浆充足;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加强搁田晒田,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为后期成熟奠定基础。此外,要利用现代化农机装备为精细管理注入新动能,北斗导航收割机、无人植保机、智能灌溉系统等走进田间地头,不仅可以提高田间管理效率,更能够实现水肥药的精准投放,让秋粮生产从靠经验向靠科技转变。
月饼市场呈现传统与创新并行的趋势,既有经典口味的坚守,也有新晋“网红”凭借实力出圈,此外健康概念日益成为市场新卖点,为月饼赋予了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