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多彩的服饰,瑰丽的唐卡绘画技艺也是西藏非遗的代表。藏在八廓街中的夏扎大院里,就有一座唐卡画院。夏扎大院由噶伦夏扎·顿珠多吉于19世纪初营建,至今有将近200年历史。这里曾是夏扎家族的豪华府邸,后来成为居民大院。
“渝宜高铁、渝万高铁、合武高铁、北沿江高铁等沿江高铁项目建成后,将与既有铁路网络深度融合、多向联通,形成川渝与华中、华东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铁集团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当天还进行了女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国选手彭旭玮、柳雅欣以2分07秒22和2分09秒71分别获得第四和第六。澳大利亚名将麦基翁以2分03秒33夺冠,她同样打破了该项赛会纪录。
世界屋脊,攻坚正酣。位于西藏安多县的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正建设得如火如荼。该电站是在4650米超高海拔、超低温度、极弱电网环境“三重挑战”下建设的光热电站。
这份跨越海峡的文化追寻,在学者群体中尤为动人。从事包公研究近30年的台湾世新大学退休教授丁肇琴,与包公的缘分始于1995年的博士论文。“老师说,包公对华人世界影响太大,值得深入研究。”于是她踏足大陆,在包公故里与任职地寻访,得大陆学界前辈鼎力相助。
六道河镇山高谷深,行进中不时遇到大面积整段塌陷,从这里再往上,是一段曲折的沟谷,道路几乎完全被泥石流冲毁,湍急的水流拦住了几天来想要进出朱家沟村的所有人。在水中行走,远比看起来要艰难得多,由于水流速度快,水下深浅不一,几乎每走一步都要对抗水的冲击力,保持平衡,大多数的时候,队伍都是组成人墙,集体过河,以防被激流冲走。
在驻马店市上蔡县的韩寨镇,当地正在进行第四轮全面补水,不少农户采用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田间铺设的黑色滴灌带如同“输养管道”,将水分与养分精准输送到玉米根部。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抗旱,河库灌区及时开闸放水,增加流量,采取疏通渠道、维修涵闸等措施,做到远送多浇、有水可浇;引黄灌区根据抗旱需水情况,及时开闸放水,争取多引黄河水;平原灌区发挥机电井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机井通电,并组织投入各类排灌机械179.4万台,努力增加抗旱播种面积。丘陵岗区利用坑、塘、堰、坝等小型水利工程组织抗旱播种。夏播以来,全省累计抗旱浇水7977.3万亩次,播种进度与常年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