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6月15日(记者 孙玲玲)6月14日,时值中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带领该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团队完成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互联网平台助力非遗传播与消费专题报告》正式发布。
石家庄6月15日电 (王夏菲 解超杰)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河北省会石家庄,一场题为“触摸东垣古城的秦砖汉瓦”文化研学活动在东垣古城遗址和正定博物馆两地展开。
土库曼斯坦《金色世纪》报社社长梅拉特·别克穆拉多夫说,中国积极同中亚国家共享绿色发展经验,双方在水电、风电、光伏等项目建设上成果显著,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期待以习近平主席此行为契机,中国与中亚国家挖掘更多创新合作增长点,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潮州6月15日电 (记者 程景伟)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14日在潮州市潮州古城启动。活动现场举办了广东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性成果展,呈现广东21个地市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阶段性成果。
复运后,港口将优先疏运停航前已在港内和港口周边待渡区待渡的1600辆货车,预计需要8个小时恢复正常秩序,请出岛司机旅客避开疏运高峰延后到港。
泸州6月15日电(单鹏)近日,在四川泸州的一个偏远山村,一场复杂的纠纷顺利进行调解。纠纷的起因,竟是五年前的一次没有法律效力的“私了”协议。
为了迎接此次上合峰会,天津全面改善城市形象,投入新能源清扫车、智能清洁技术,启动春季环境卫生“大清整”行动;组建20余个语种近200人志愿服务团队,在五大道等景区提供多语种导览和非遗翻译服务。改造城市地标,充分运用声光电、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深度开发和活化了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有效提升天津城市形象的吸引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410531307317433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