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9月1日,习近平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习主席全面阐述了全球治理倡议的五点核心理念、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时代意义,为上合组织建设性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中国落实全球治理倡议作出具体行动安排。
近日,鲁迅文化基金会首席专家刘国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不应该忘记“大先生”鲁迅。鲁迅以笔为武器,坚定不移地投入反抗强敌侵略的斗争,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贡献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智慧,重温鲁迅的抗战精神时至今日依然有重要意义。
如今,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二战胜利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内涵是与外延相对的,通常指事物的本质特征,即质的规定性;外延一般是指反映某一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即量的规定性。与此相对应,内涵式发展就是以事物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推动发展,强调质的发展;外延式发展主要是指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所表现出的主要是外形扩张。推动内涵式发展,主要是通过事物内部的深入改革,优化结构、激发活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
“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塔各领域交流增多。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经验交流改善了塔吉克斯坦民众的医疗环境。”闫晖介绍说,2024年塔吉克斯坦华人华侨联合会青年协会组织30余名当地医生到中国交流学习,除医疗技术和经验外,他们还将中国见闻带回当地。闫晖表示,她也对《宣言》中提及支持进一步加强青年合作十分期待。
在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不仅促进了巴国内互联互通,缓解了当地电力短缺危机,还创造了大量就业与教育机会,为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拓展到“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从“三大全球倡议”进一步丰富为“四大全球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更有力的战略引领,为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出了更全面的中国方案。
从城市发展条件看,城市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必然会对城市发展目标、形态、动能等产生约束和引导。当前,我国19个城市群承载了全国75%左右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组合方式、配置效率发生改变,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为此,我们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过去城市增量扩张过程中形成的从地方债务管理到财政金融举措等政策制度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上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城镇人口增长将逐步转向平台期,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开放培育、增强城市发展新动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这也有利于释放内需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而助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