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西9月21日电(记者万玛加、王雯静)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今年以来,在干旱、高温、强降雨等一系列天气影响下,我国先后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秋粮长势正常偏好,这些都为夺取全年丰收积累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良好“丰景”离不开一环扣一环的精细田管,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地、技、人等方面运用正确策略、构建合理机制、付诸有效治理的重要性。
“把学术研究转化为参政议政的利器。”李玮这样总结自己的参政议政心得。2018年她主持中央统战部课题《新型政党制度对外传播与话语权建构》,首次用美国、德国等国实证数据解析中国政党制度优势,获首届“同心奖”优秀成果(个人)奖。“参政议政和专业结合,才能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出深刻的意见和建议。”
据魏中鹏介绍,学校建立起校院(系)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做党外知识分子贴心人、领路人。从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等主题教育到紧扣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重大节点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赴上海、嘉兴等地实地学习“四史”和统战历史,从每年举办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和“统战大讲堂”到午间交流会等活动,有效增强思想共识、汇聚智慧力量。
常年打球的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郑钦文夺冠前的这几年,网球运动在大众层面一直是向上走的态势,加入网球运动行列中的人不断增多。”张先生分析,这也许跟网球是隔网运动有关,因此在疫情期间受到欢迎。
会议采用“主研讨会+6个平行调研座谈”的形式进行。主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李培林,中央党校二级教授、督学专家徐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周飞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菊华,上海大学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张江华,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广西民族大学原党委书记卞成林分别作主旨发言。专家们将费孝通学术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工作深度融合,内容兼具思想性与现实价值,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我国高原浮空观测领域的关键装备,“极目一号”具备大载重能力、超长续航时长、强抗干扰性能及对复杂环境的高适应性等核心优势。自2017年起,浮空艇已在青藏高原的鲁朗、纳木错、珠峰、双湖、可可西里、塔什库尔干等核心区域先后开展系统性科学观测,并于2022年升空至海拔9050米,突破同类型浮空艇升空观测高度的世界纪录,成为体现我国浮空观测领域自主创新水平的标杆产品。
据监测,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22日05时中心位于北纬19.3度、东经123.6度,也就是在菲律宾马尼拉北偏东方向约5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2米/秒),七级风圈半径340~4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60~20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1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