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说,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面对当今日益突出的治理赤字,习近平主席呼应联合国诉求和全球南方国家愿望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和支持。中方愿同包括摩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2021年,《“十四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明确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重点强化铁路、公路、民航、水运、邮政等各领域战略骨干通道的互联互通功能,围绕畅通大循环,打造“大通道”“大网络”“大枢纽”。
中国—东盟(马来西亚)企业家协会会长 林恒毅:从马来西亚国家的发展战略里面,绿色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有着许多的这种良好的技术和成熟的技术,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把这些成熟的技术带来发展中国家,让我们大家能够共享、共建和共创。
“中方在过去一段时间继续向世界展现了管控好中美关系、稳定好中美关系的一如既往的积极意愿,同时也展现出应对一切来自于美国挑战、压力、围堵、遏制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刁大明表示,“这也足以证明,我们一方面会努力让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也完全有足够的准备和能力来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捍卫全球和地区的基本稳定。”
“当产品有足够创造性时,客户才会与我们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江苏罗曼罗兰集团户外新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南表示,“出海”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不断加大研发力度。
第一次参与本次大赛的选手常佳欣来自银川市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她讲解的主题是“从大禹治水到数字孪生——黄河治理的古今智慧碰撞”。问及此次参与大赛的初衷,她说:“我想通过讲解告诉大家,我们是如何通过调水调沙治理黄河问题,同时让大家更多关注黄河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大丰港零碳产业园的碳谷管理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区内每家企业的绿电使用数据和碳排放轨迹。园区负责人轻点屏幕,一条条绿色电力流清晰可见:“绿电从这里出发,通过专线直供企业,每一度电都可物理溯源。”这里打造了全国首创的“一对多”绿电直供模式,已吸引BSI、CQC等18家国际认证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碳足迹一站式服务。吉电绿氢“制储加运用一体化”、岚泽30万吨绿色甲醇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构建“绿电—绿氢—绿醇”综合能源体系。
盐城的风,是来自海洋的慷慨馈赠。年均风速每秒7.6米,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超3000小时,让这里成为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截至今年7月底,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6万千瓦,成为长三角首个“两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65.37万千瓦,占12.8%、全球7%,被誉为“海上风电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