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成为生态保护的“山东样板”。山东实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累计修复湿地超30万亩,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基本完成,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成为“鸟类的国际机场”。2024年沿黄9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8万亿元,PM2.5平均浓度改善了30.4%,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了10.8个百分点。
一是推动构建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生态环境部还积极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发布甲烷和工业氧化亚氮控排方案,将氢氟碳化物纳入配额管理,将煤矿瓦斯排放的限值从30%加严到8%,强化对甲烷的排放控制。
从产品看,中高端装备快速发展,民用钢质船舶、发电机组、城市轨道车辆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9.8%、30.7%、15.3%。今年前八个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51.2万套,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电动装载机销量超过1.8万台,比上年同期增加1万余台。
“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持和弘扬,是为解答“全球治理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给出的中国方案。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济南9月19日电 (记者 李欣 王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六周年之际,一场聚焦山东实践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于9月18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等国媒体和国内媒体的30余名记者参加见面会。山东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如何推进“难减”工业脱碳、如何布局未来产业等成为见面会的焦点话题。
当日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中比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等齐聚一堂,探讨运河遗产保护发展、数字赋能运河文旅等话题。
80年前的伟大胜利昭示我们,纵使面临重重困难挑战,正义、光明、进步必将战胜邪恶、黑暗、反动。展望未来,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一道,共同开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