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欧盟气候行动总司声明称,此次高层对话富有价值且具有建设性,为推进双方在气候领域的合作明确了新路径。双方探讨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谈判事宜,并重申高层对话是开展交流、推进合作,提升行动力的重要平台。
7月24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部署,推动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落地实施,加快优质电动自行车产品市场供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这段跨越半世纪的相遇不仅创造了双方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共生格局,更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人类共同挑战面前,展现出“和而不同”的文明智慧。与此同时,经历了50年沧海桑田,中欧都已非复旧时“模样”,对彼此的认知也在不断调整变化中。然而,中欧在当下的历史节点上要“凝聚共识、超越分歧”,或许要重新回顾50年前“最初的合作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挥好电动自行车标准化工作组作用,在主要产业集聚区开展《技术规范》宣贯,定期调度重点生产企业新产品车型设计、配件采购、样车试制、检验检测等工作进度,指导企业及时停止研发符合旧标准的产品,尽早推出符合《技术规范》的新产品,并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工作,发挥符合规范条件企业模范带头作用,加快《技术规范》实施。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引导列入规范公告名单的企业根据《技术规范》实施日期(2025年9月1日)倒排新产品工期、制定推进计划,建立符合《技术规范》产品落地进度计划台账并持续更新,对于进度缓慢的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帮扶,推动企业抓紧按照《技术规范》改造升级生产线。省级市场监管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建立健全企业意见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协调解决企业具体困难,形成“检查—反馈—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加快《技术规范》实施。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在7月初的第十三届世界和平论坛“中欧关系”的小组讨论上表示,“中欧在政治经济上都有诸多共识,正是为世界注入的稳定因素”。在他看来,当前中欧之间的共识基础不仅超过彼此的分歧,甚至比中美之间、美欧之间的共同点更为深厚。但倘若中欧忽视这一事实,合作便难以取得进展。
“封关不是封岛,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昌林告诉记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现阶段封关政策措施,并将于全岛封关之日起施行,这些措施可概括为“四个更加”——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博弈、保护主义抬头影响,中欧关系遭遇波折,疫情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中欧各层级、各领域的面对面交流,导致双方在彼此认知上存在误解。但双方合作仍具有强大韧性,中欧不仅存在经济共生的纽带,也有文明伙伴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