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IP+流量明星”的模式几乎成为影视创作的标配。为了争抢流量明星,一些剧组不惜迁就明星档期修改剧本、为其加戏,并压缩剧本打磨的成本……其结果往往是故事逻辑混乱、叙事结构松散、剧集质量低下,导致“演员撑场面、剧情拖后腿”的尴尬局面屡见不鲜。尽管该模式为播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却催生出大量题材同质化、制作粗糙的流量剧。资本对快速变现的追逐引发种种乱象:缺乏专业素养的年轻人被仓促推至台前,明星被异化为“吸金工具”。当影视创作沦为流量的拼盘、艺术品质让位于商业利益,天价片酬、粉丝“撕番”等不良现象也随之滋生。最终,“劣币驱逐良币”不断消耗观众对影视行业的信任。
朱凤莲指出,民进党当局刻意针对在台定居落户多年、甚至20多年的陆配,在早已超过追溯期的情况下,要求他们限期补缴所谓“丧失原籍证明”,否则就注销当事人台湾身份。这是典型的滥权妄为、与民为敌的行为,其目的是制造“两国论”,为“台独”分裂服务,已遭到岛内舆论和台湾社会的抨击和反对。大陆公安机关始终依法依规处理有关居民户籍事宜,为百姓排忧解难,但绝不意味着会助纣为虐。除非民进党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以台湾省名义向各省区市主管部门提出请求,否则大陆方面不会接受民进党当局提出的此类所谓请求。
更为重要的是,“两新”政策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更承载着绿色转型的战略目标。通过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设备和消费品,政策推动了低碳、节能、环保产品的普及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家电领域,以旧换新带动了节能冰箱、变频空调、节水洗衣机等绿色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成为居民家庭换购的重要选择。
8月27日电 国务院台办27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近期国民党在台北举办“胜利与光复”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展,许多岛内民众观看后表示非常感动;同时批评民进党当局刻意淡化、否认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甚至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煤矿文工团成立于1947年东北解放区,是国家级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2005年,加挂了“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的牌子。2018年9月,转隶到文化和旅游部。
近些年我们也能看到这些举措,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有不少是长期执行的制度性政策。比如为消除重复征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增值税基本税率从17%降至13%;个人所得税也通过扩大税率级距、增加专项附加扣除、提高起征点,实际降低了税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等。
没有密集的工人,没有机器的轰鸣。在深圳坪山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1998年出生的工程师肖晓龙专注地调试着自动化设备,屏幕上跳动的参数精准控制着机器人“手”的每个动作……这条L4级智能生产线自动化程度已达到85%以上,平均28.5秒便能生产出一部手机,它折射出深圳45年来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