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不仅主张知行合一,在他这里可以说是“无之不一”。“无之不一”是刘宗周对王阳明思维方法的概括,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用它来点出王阳明的人格、学说特点。“无之不一”不仅蕴含知行合一,而且包括心理合一、内外合一、形而上与形而下合一、工夫与本体合一。心理合一指天理与人心的合一,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天理是理,昭明灵觉处是心。天地的普遍法则“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盛德”在人心中的体现就是良知。王阳明强调的“知是理之灵处”,也是这个意思。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合一,形而上者是理,形而下者是事;形而上者是体,形而下者是用,良知即体即用,事和理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将良知推致于具体事物是“下学”,在具体事物中体悟天道是“上达”;良知代表的天理是形而上者,致良知的具体行动是形而下者,两者合一不离。内外合一,良知本来即有,是内;良知必须推致于外在事物,是内外合一;在致良知中获得各种思想养分是外,将其收归、凝聚、融会于心是内。良知即内即外。良知是体,致良知的工夫是用,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工夫,二者即体即用,即工夫即本体。总之,在王阳明这里,一切皆是合一的,目的是纠正学者空空穷理、只在知识上用力的偏颇。
侗族大歌婉转悠扬,木构鼓楼高高矗立,贵州侗寨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相融合,为游客呈现文旅大戏;千米长街灯火如昼,AR古塔画卷光影流转,陕西西安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游客展示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过程中,文旅融合释放新活力。
从试点制度走向全国统一体系,长护险面临的不仅是服务能力提升问题,更有资金平衡与制度公平性的长期考验。目前,许多试点城市筹资压力较大,主要依赖“医保基金划转+财政补贴”的方式,缺乏独立、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
“《住房租赁条例》的落地执行,需要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即以全国租赁信息平台为技术底座,以信用惩戒为约束手段,以社会共治为补充力量。这就需要住建、市场监管、银保监等多部门协同,通过《住房租赁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操作规范,让纸面条款转化为切实保障。”毕文强说。
类似宋奶奶家这样的经历并非个例。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500万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预计到2050年将达5800万人左右。
谭德塞等人最后写道,作为领导者,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每拖延一天,就会损失一天的发展潜力、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以及可预防的死亡。但如果我们大胆、协作且富有同情心地采取大规模行动,就能构建出更健康、联系更紧密、更具韧性的社会。
首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机制优势。小微企业融资之所以难,成因复杂,靠单一力量难以有效解决。工作机制推进过程中,国家层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相关部门及银行机构共同参与;地方层面,省、市、区县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各方责任到位、目标明确,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众志成城解难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