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到这里只需20多分钟,所以不需要冷藏车。荔枝最怕忽冷忽热,要让它逐级预冷。”在小蜂嗡嗡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吴玉婷的指挥下,员工手脚麻利地将荔枝卸下,拉进作业车间。挑开塑料门帘走进去,浑身一阵凉爽,墙上的温度计显示:“18℃”。
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转产转业渔民的就业创业扶持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依法维护其社会保障权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综合能耗下降明显。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比2020年下降3.7个百分点。全国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分别比2020年降低4%、5.1%。
有记者问,6月20日,欧盟委员会宣称根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欧盟医疗器械公共采购。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依据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高科技”的多维目标要求,构建新农科人才“四新”培育目标体系。一是以新思维破局,培育具备现代农业运营能力的农创型人才。瞄准“农创+”融合业态,整合企业孵化中心、电商运营平台、创新创业导师等资源,通过商业模式自我建构、实战项目操盘训练、市场风险管控模拟等方式,聚焦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市场营销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现代化农商管理能力。二是以新知识筑基,培育具备原始创新力的现代农业技术型人才。围绕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病虫防疫等“卡脖子”技术,整合高校优势学科、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农业龙头企业资源,通过拔尖人才选拔、交叉学科赋能、专项科研支撑等方式,聚焦基础理论创新、先进技术研发、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创新能力。三是以新技能提质,培育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应用能力的生产管理型人才。围绕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创新配置目标,整合职业院校、农业企业、科技小院等资源,通过生产模拟、市场调研、实习实训等方式,聚焦智慧农场、数字乡村、农机操作、生产管理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的新技术推广能力。四是以新发展理念塑品,培育具备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服务型人才。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指引,对接“双碳”战略、三治协同要求与“兴农强农惠农”使命,整合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基层两委、农耕文化等资源,通过生态农业改造、田野思政课堂、榜样示范引领等方式,聚焦国策农情、绿色农业、生态修复等内容,培育新农科人才“三农”责任意识。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我们积极拓展视野,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扮演“招商大使”,宣传蓬勃发展的四川,展示家乡营商环境。发挥川商全球网络优势,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积极寻求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国家禁毒办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麻精药品滥用情况严重。其中含有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成分的“上头电子烟”滥用情况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