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平表示,2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标准引领、推进整合重组,推动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增加高端产能供给。其中,优化产业布局重点针对地方政府,推进整合重组重点针对国企,而强化标准引领则重点针对民营企业。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从科技育种到自动滴灌,从智能收割到智慧运输……一粒小麦的经历,正是中国经济不断实现“数实融合”的一个生动缩影。它清晰地表明,数字技术不再是飘在“云”端的概念,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深度渗透并重塑着包括农业在内的实体经济。当无人机翱翔于田垄之上成为常态,当越来越多工业机器人站上生产线,当智能仓库机械臂高效完成搬运、分拣等任务,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发挥着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实在在地创造出新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学家、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张奥平在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此次提出的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与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相比,在目标、范围、手段上都有所区别。
有一晚,他和朋友在厦门湖里体育场看比赛,上万名球迷齐聚看台,高洪波身着标志性的立领夹克出现在场边。比赛过程中,全场情绪随赛事起伏波动,呐喊声与叹息声此起彼伏。那场胜利带来的,不只是比分上的胜利,更是一种极致的精神体验。
对中企来说,除了关税的直接成本压力,还有合规要求提升、舆论环境复杂等问题。因此,企业要更注重合规治理、沟通策略,同时在技术路径、本地化服务等方面加快适应节奏。
总体来看,中欧在面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时,应更多依靠彼此、加强对话,用合作来抵御外部压力,为自身发展和全球稳定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建设性力量。
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双边贸易规模巨大,涉及领域十分广泛,从商品贸易到投资、技术、服务,几乎覆盖了现代经济的方方面面。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突破68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贸易规模,意味着任何一项政策或决策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必须审慎而理性。本次会谈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的安排,有助于双方及时交流经贸问题,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