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7月29日电 (胡嘉琛)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的“三个中心 一个高地——服务国家战略 赋能香港未来”主题巡回展28日在乌鲁木齐市开展。
有先行先试的魄力,有毫不动摇的定力。从倾力投入“卡脖子”技术攻关,到积极参与绿色农业发展,一批又一批民营企业家、建设者厚植家国情怀,把企业发展、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勇担时代重任,保持爱拼才会赢的精气神,在与祖国同心同向中实现更大梦想、创造更大价值。
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这样的生机,藏在看不见的治理细节里。武都角弓镇的山坳中,曾堆积着让村民头疼的垃圾山,如今却立着整齐的厂房,淡淡的蒸汽在晨光中升腾——武都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就建在这里。“电厂设计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600吨,协同处理餐厨垃圾50吨,发电装机容量1.2万kW。”技术员王凯指着中控屏上的曲线,烟气净化系统的指示灯闪着绿光,虽仅隔一面玻璃,却闻不到一丝异味。“这个藏在产业园里的‘净化器’,连同36个乡镇的垃圾中转站,让散落在山间的废弃物有了归宿,白龙江畔再无异味弥漫的困扰。”陇南市生态环境局武都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斌介绍说。
为促进文旅消费,“支持非遗、演艺进景区活动”被写进了《西藏自治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此外,西藏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通过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文旅廊道和旅游名县,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
项目为王,重大项目投资成为重要抓手。数据显示,上半年,西藏全区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557个,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72.8%,同比增长45.4%。
峰会期间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和《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智库报告。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背后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曲永义做客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栏目时表示,持续推动产业体系迈向更高水平,要深刻把握建设这一目标要求及其相互关系,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着力打造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