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80%的土地都在种棉花。”夏尔托热村党支部书记董希林摘下一朵棉桃,介绍道:“把棉花拉出来,如果像一条细细的线,这就是好棉花。”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此后,每年都有牺牲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回到祖国的怀抱,长眠在战友们的身边。
抗日战场上,“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场面,随处可见。人民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对子弟兵最深厚的感情和最坚定的支持。
错过一份职业的“黄金时代”或许是一种遗憾,但朱强找到了串联记忆与现实的通道。作为桐乡市第四代电影放映员,朱强记得最热闹的放映场景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剧场放红色电影,“800多个座位坐满之后,群众还要买站票,整个剧院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的孩提时光浸泡在影院、电影设备之间。如今,他在自己创办的桐乡市洲泉镇马鸣村光影故事馆里,举办暑期展映活动,复现了记忆里的人声鼎沸。
不同于传统旅游,观星旅游依托稀缺的暗夜星空资源,需要进行严格保护。一些地区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打造暗夜保护示范区等方式守护暗夜资源,让观星游既带动经济增长,又成为激发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载体。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在淮阴刘老庄遭遇千余日伪军围攻。从拂晓到黄昏,全连82名官兵击退敌人5次冲锋。最后时刻,子弹打光了,刺刀拼弯了,官兵们砸毁枪支,与敌人肉搏直至全部牺牲。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年轻官兵,用生命践行了“为人民牺牲一切”的铿锵誓言。
王毅说,奥地利是具有欧洲传统的国家,中奥关系保持长期稳定符合双方利益,也顺应历史潮流。上周,中方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二战艰苦岁月中,中方曾接纳来自奥地利的犹太人,为他们打开宝贵的“生命之门”。罗生特、傅莱、魏璐诗等奥地利友人也为中国抵抗侵略的正义事业提供了宝贵支持,中国人民对此不会忘记。中奥将迎来建交55周年,友好战略伙伴是对两国关系的最准确定位,也是中奥关系历经国际风云考验的真实写照。中方高度重视中奥关系,赞赏奥新政府保持对华政策连续性,希望奥方同中方共同努力,坚持相互尊重、密切沟通、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充分把握中国超大市场规模和工业化绿色转型的契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王毅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奥方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同台湾方面开展任何官方往来,维护中奥关系政治基础。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