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陆续发射的两个实验舱对称分布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的两个侧向停泊口,从而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建造任务。
“更快”是发展速度更快。“十四五”以来,我国风光发电年度新增装机进入了“亿千瓦级”规模,连续跨越了11个亿级台阶,合计装机由2020年的5.3亿千瓦增加到今年7月底的16.8亿千瓦,年均增速28%,占到“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0%。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更加紧密,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望持续释放活力,为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以及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治理成效凸显。”王飞说,长宁法院2023年涉预付卡消费合同纠纷同比激增144%,但2024年案件数量趋于平稳且下半年较上半年减少三成以上,2025年上半年预付卡合同纠纷收案数量同比下降约二成。
香港8月26日电 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25日获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授牌。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希望15所在港全国重点实验室紧密对接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提升科研水准,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贡献力量。
8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十四五”国家能源局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经有95%的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智能化产能占比超过55%。积极推广煤炭绿色开采,2024年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比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同时,积极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深度融合,积极推进二氧化碳驱油等低碳技术发展,2024年实现了二氧化碳注入量300万吨,这有效促进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落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