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杨文丽而言,返乡的选择不仅关乎技艺传承,还承载着改善家乡面貌、提升乡亲福祉的期盼,“我们回乡创业,不只想要挣钱过好小日子,还想通过刺绣来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女性就业。”在她的努力下,非遗工坊发展迅速,目前已吸纳63名绣娘返乡就业,月收入可达2000至8000元。
更重要的是,AI正在降低跨境合作的门槛和成本。过去东博会大型项目多由头部企业主导,中小微企业与东盟欠发达地区难深度参与。本届“AI会展”智能体覆盖24个场景,智能客服、精准匹配等功能,让东南亚小作坊对接中国供应链、老挝农户找到合作方;来自缅甸的参展商用AI优化手工艺品设计,斯里兰卡茶叶企业则借助AI溯源系统提升产品附加值;越南企业用AI检测电子制造质量,新加坡企业通过AI优化跨境物流调度……“AI让红利渗透到基层,让更多人分享到合作成果。”很多参展嘉宾感慨道。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资深网球爱好者张先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原来就不好预约的网球场,在郑钦文夺冠后,更不好约了。”他说:“我经常打球的球馆最早预约时间是提前一周的早上七点,但是现在到点就秒没,手一慢就显示预约完毕。”
在展映现场,官方免费提供的影片周边产品就像一个隐形的“投票场”。在所有影片放映前,来自各地的影迷聚集在一整面明信片墙前,收集印有特展和各单元入围影片海报的明信片,一名影迷形容这是一种“抽盲盒”,“先抽再看”。《穿过公园就到了》的明信片上印着一片老式游乐场元素的气球——它是主竞赛单元最早被“抢”空的。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举办7届,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海南自由贸易港即将封关运作……中国一直是全球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街舞艺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主任夏锐向记者解释,在张家界举办“2025国际街舞周”,正是看中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国际影响力。“许多国际友人来到张家界,会被街舞这种青年喜爱的艺术形式所吸引。中国选手在街舞表演中巧妙融入如扇子、双节棍等中国元素,甚至使用中文歌曲作为伴奏。从比赛反响来看,大家对中国元素在街舞中的出现喜闻乐见,中国元素也会吸引更多国际友人关注中国街舞。”夏锐说。
这名影迷说的是“未来已来·AIGC”单元的入围短片《电火花之舞》,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创作者杨力鉴获得“最佳AI创作者”荣誉。这部影片大胆设想,在未来世界里,机器人如何靠读取人类的经典电影来理解、获得爱情。“爱和电影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创作团队的这句话成了映后分享现场的金句。
“人类生活在同一星球,应当同舟共济、和睦相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守护世界和平安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