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工程施工、采购商品或者服务等合同中,大型企业常与中小企业约定:“在收到第三方(业主或上游采购方)向其支付的款项后,再向中小企业付款”,这在业内被称为“背靠背”条款。
公安机关立案后,经电话通知,孙某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如实供述犯罪事实。2025年4月22日,黑龙江省富锦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富锦市检察院”)依法对孙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2025年5月9日,富锦市检察院向公安机关发出《检察意见书》,建议给予孙某某行政处罚。2025年6月17日,公安机关对孙某某作出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历经三个月的奋战,2023年8月,“我在沟沟有块田”线上认养小程序正式上线。上线首日,它便吸引了来自云南、四川、广西、北京等全国各地的客户,认养稻田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
初次见面,23岁的秋田大学学生兼田姬梨拿出特意从日本带来的巧克力,与新朋友共享;中国朋友精心准备了伴手礼和手写日语贺卡,让她倍感暖心。
得知“80后”乡村教师马影翠2002年师范毕业后就回到母校当老师,总书记赞赏地说:“我就希望看到有这样扎根这里的一批乡村教师,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家乡培养这些优秀的后代。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
(三)凝聚多方合力,努力化解矛盾。本案系邻里矛盾不断升级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案发前,周某某曾与刘某甲妻子因琐事发生冲突,并在当日酒后闯入刘某甲家中,刘某甲予以阻拦并发生争执。经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后,周某某更是心怀不满。案发后,检察机关督促当地派出所对周某某的行政处罚进一步释法说理,同时主动沟通村委会协调化解两家矛盾,引导周某某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双方化解矛盾。
记者今天从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重点治理食材验收不严格、加工操作不规范、后厨卫生不达标、“三防”设施不齐全等突出问题,压紧压实校方和经营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共检查中小学校园食堂、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35.37万家次,排查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26.2万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012件。同时,会同教育部门推动全国中小学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8.5%,形成了行业主管、部门监管、师生家长参与监督的共治格局,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校园食堂外包是当前学校提供餐饮服务的重要方式。外包服务商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严格管理对于保障校园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尤为重要。学校发现外包服务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后,有权要求整改,服务商未及时消除隐患,甚至引发罢餐等事件的,学校有权依法解除承包合同。本案中,法院通过支持学校依法解约,防范可能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对强化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具有多重意义:一是确立预防性裁判理念,在校园食堂外包合同纠纷中,当服务商存在持续、严重违约行为且整改无效,已对师生食品安全构成现实风险时,法院应依法支持学校行使解除权,实现对重大食品安全风险的源头预防。二是明晰外包服务商义务与责任,服务商不仅需保障食品安全,还需规范内部管理,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指标,确保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三是依法保护学生家长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督的权利,实现校园食品安全共建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