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时光如梭”,织布的梭却在实际生活中逐渐退场。收集2.3万个梭的传梭博物馆馆长郑芬兰,十几年前受邀在浙江省文化馆办展,意识到她经年的“寻梭之旅”缺少影像记录资料,而捐赠梭的很多手艺人已经离开人世。“郑馆长认为,很多手工艺的根在乡村,记录中国传统纺织手工艺是一个很急迫的事情。”傅梦帆说,成立传梭博物馆,想连接的不是各种梭子,而是人和人、人和乡村的故事。
9月12日上午,兖州区朝阳学校部分师生陆续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学校第一时间将师生送医诊断治疗。截至9月12日22时,在院留观治疗138人,均为轻症。
带着专业相机的克雷格·塞尔瓦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喜欢摄影、喜欢熊猫,他这周每天都来拍熊猫,“青宝”每天这个时间都会在树上睡觉。克雷格还说,他从“玲玲”和“兴兴”开始就关注熊猫,见证了在华盛顿生活过的所有熊猫,通过看熊猫,他结交了一群好朋友。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适合观星的地方,现在受光源影响,又要去找下一个观测点。”经常有天文爱好者在网络上分享遗憾。大量案例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些原本条件优良的天文台被光害影响,无法再进行科学观测研究。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田才让说:“在许多人的认知中,灯火辉煌是城市发达的象征,但对依靠星空资源发展旅游的地区而言,需要寻找一条向‘暗’发展的道路。”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保存着多份来自战场的志愿军战士家书。“回家”是这些战地家书中不断提及的词,12年来,每一次迎回仪式都在深化这两个字的含义。
曾文莉说,“要发展网球经济和其他体育经济,我们要思考一下,是否已将体育产业充分市场化,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是否已充分释放,对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杠杆作用是否已充分发挥。”她表示,“我们应该为明星运动员的商业活动营造更好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不同于传统旅游,观星旅游依托稀缺的暗夜星空资源,需要进行严格保护。一些地区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打造暗夜保护示范区等方式守护暗夜资源,让观星游既带动经济增长,又成为激发科学探索精神的重要载体。
深圳在2021年发布实施《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提出“建设大鹏星空公园,打造深圳市暗夜保护示范区”。深圳市气象局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副研究员梅林说,深圳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光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发展星空旅游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通过深圳市天文台与西涌国际暗夜社区联动,可望探索出城市与暗夜保护共存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