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画出国际航空枢纽的蓝图,提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
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经此穿越阻隔新疆南北的天山峻岭,仅需20多分钟。今年底,乌尉高速全线将实现通车,届时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驾车时长将从7小时缩短至3小时。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也是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加工是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有助于卖得更多更好。开发美味多样的休闲食品、营养健康的饮品,推进开展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开发营养健康方便的即配、即烹、即热产品;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这些都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要做好的事情。
实际上,乡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当下,更是通过旅游打开一扇与世界双向联通的大门。通过这扇大门,乡城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丰富特产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游客的迎来送往间,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发展的动力,协力谱写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幸福故事。这是发生在川西高原上最美好的“双向奔赴”。
长期以来,我国在亚毫米波天文观测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自主建设、可常规运行的观测设施。为填补这一空白,我国科研人员经过不断论证、测试,于2022年正式立项建设一台15米口径的亚毫米波望远镜,以支撑我国天文学前沿研究。
本次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中医药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联合主办,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承办。(完)
金海东路,是全国游客飞抵珠海后的必经之路。接入“千万级”机场的客流接口,珠海市金湾区海澄村等沿线村落,早已跻身“千万元村”行列。
加快向科技要粮食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效能如何发挥。越来越多地方已经意识到,一两块示范田增产不稀奇,关键在于如何将点上的高产攻关转化为大面积的现实产能,实现区域性的均衡增产。我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瞄准的正是科技创新链条上的堵点,通过集聚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资源,构建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体系,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加速打造更多实实在在的大田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