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主张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例如,大禹治水采用的“疏川导滞”之法,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时,利用河湾地形建无坝引水枢纽,都体现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利用。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城市选址营建上。在当代,“因势利导”要求城市规划与水利建设充分尊重原有的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避免大规模削山填湖、裁弯取直,使水城关系顺应自然的脉络生长。陕西省汉中市在统筹城市发展和汉江生态保护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汉江河道原生态岸线,守护南水北调“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浙江省全面推进生态治水,在国土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注重资源本底,优化城乡区域布局。这些实践延续了传统生态智慧,是新时代推动“人-水-城”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
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海河则变身流光溢彩的“城市会客厅”。8月19日起,天津“海河之夜”灯光秀常态化点亮,两岸的建筑、桥梁与码头被悉数点亮,中国与上合国家的城市地标、人文景观在光影中交相辉映。
即将在中国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备受国际社会瞩目。在科日罗娃看来,本次峰会将进一步展现上合组织在多极化世界中的作用,并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注入动力。“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上合组织为各国提供了对话与合作的平台,有助于以和平方式化解矛盾、深化合作。”她表示。
统筹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有利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践表明,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则和科学高效的监管执法,可以更好地保障和增强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和活力,充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从而让经营者健康发展、消费者放心消费。需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推动修订公司法、广告法以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一批行政法规,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构建激励约束并重的合规体系,筑牢市场法治保障体系。聚焦民生关切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反不正当竞争、广告、检验检测等领域违法案件,持续净化市场环境。例如,202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多轮专项执法行动。“守护消费”专项行动聚焦儿童用品安全、外卖食品安全、电商平台霸王条款等民生领域;联合教育部门开展校园餐专项治理,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等行动都为营造良性秩序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商业秘密保护,也有效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创新动力。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天津市筹备办执行副主任于鹏洲说:“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和筹备,让我们整个城市的品质进一步提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天津峰会办成一次安全周全、精致细致、精彩圆满、成果丰硕,给中外嘉宾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盛会。”
AI超级联赛市场监管服务创新应用大赛,结合中国—东盟合作需求,设置AI赋能中国—东盟市场服务创新应用、经营主体携手高质量发展、监管揭榜挂帅“三大赛道”。大赛展示的跨境质量互认模型,自动比对中外标准,助力企业合规出口。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13日表示,英方有关制裁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英国政府罔顾国内国际民意,不断火上浇油,助长战事延绵不绝、生灵涂炭,致使和平更加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