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搬来同住后,一直饱受严重胃痛之苦,却始终拒绝就医。直到某天,兄弟们强行带他去做检查,结果确诊了结肠癌。这个消息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在全家人心上,但他们选择向父亲隐瞒,只说是小毛病,吃药便会好转。
老板总暗示我“顺”走厂里值钱的东西。我拒绝,他就扣我的工资,补贴也停了。现在我不可能违背自己的良心,我曾经犯过罪,更害怕走错路。老板明里暗里地排斥,让我不敢跟他讲我坐过牢,我怕他知道后更觉得你帮我干这种事理所当然,也怕他从后面报复我。所以现在我只能偷偷找下一份工作,然后尽早离开。
最近,有企业以2%的岗位名额向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敞开大门。这一举动引发的争议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社会对刑释群体的复杂态度:既有对包容的期待,也有对风险的担忧。
如今,随着各地持续清理叫停超常规招商引资政策,政府有了更多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有了更多精力为企业办实事。企业也沉下心来,从自身发展角度选择合适的落户地,生产经营上有了更多突破。这样的变化充分说明,整治“内卷式”竞争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协同发力、综合施策。
2022年泡泡玛特与肯德基联名推出盲盒套餐引发“代吃”,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为了集齐整套玩偶,消费者需购买6份套餐,隐藏款出现概率仅为1:72。部分消费者为获取隐藏款,不惜购买数百份套餐,甚至出现“代吃”服务,即他人代为消费套餐,只保留盲盒。这一现象引发舆论哗然,央视315晚会更是直指盲盒炒作。
要解决这一问题,放松税收征管并非良策,因为这不仅涉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问题,也影响社会公平,毕竟各地税务机关征管力度不一,将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同时要看到,旅游及相关行业难免会因为店铺租金、供应不易、旺季调节等因素出现产品和服务的溢价。这种溢价只要在合理区间,就不应被扣上“价格虚高”甚至“宰客”的帽子。游客也需以同理心看待经营者的难处、理解经营者的需求。比如,郊游时看到瓜果滞销,就顺手多买一些回来。再比如,海滨旅游赶上大风天,出海捕捞实属不易,当日海鲜价格上涨在所难免。旅游消费也可以释放暖意、传递正能量,游客与商家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互谅互让、彼此支持,有利于创造和谐的消费关系。
企业要向创新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毕竟,通过低价吸引客户,起初或许能尝到甜头,长此以往,却将破坏企业的生存根基。唯有跳出低水平竞争的窠臼,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