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这期间,将聚焦工业领域能效提升、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开展宣传活动。
在安徽期间,刘亭楟还参观了位于合肥的刘铭传故居,从而对刘铭传的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课本上只提到了刘铭传是台湾首任巡抚。但在这里,我通过他的生平故事和互动展示,仿佛更加接近了这个人。”她认为,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认同,是交流中最有价值的收获。回台湾后将向亲友推荐合肥,尤其是温泉资源和精致的度假设施,相信会受到台湾游客的青睐。
据介绍,中山南路社区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辖区居民,发放“连心卡”,收集居民诉求建议并建立“335”机制(每天巡查网格不少于3小时、普通问题3小时接手、重点诉求5个工作日反馈)快速响应。
科研合作之外,人文交流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英国师生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感知海南:在海南省博物馆探寻海岛历史;于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探寻火山地貌与热带生态的关联;走进美榔村了解传统农耕与乡村振兴。
8月28日上午,中国煤矿文工团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文工团领导任命决定。经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决定,任命靳东为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安全生产艺术团)团长。
“中国或许已经找到重启世界经济增长的钥匙,那就是‘人工智能+’。”刘刚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结合,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例如他们调研了解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新材料研发,可使效率提高10的2次方至3次方倍。
自1979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与中国一直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巨大发展。梁锦慧认为,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持续加大对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资。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2025年,全球私营部门技术投入预计将达到5.6万亿美元,中国将占有显著份额,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云计算领域。“中国是国际专利申请最大来源国,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
“兼相爱,交相利”是中国古代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兼相爱”强调超越亲疏、贵贱、贫富的大爱,要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交相利”则倡导互利共赢,认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一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更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焕发新生。习近平主席引用这句古语,诠释当今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交往原则与价值追求,不仅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相互助力、携手前行、共谋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更彰显了中华文明睦邻友好、开放包容的大格局和大胸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