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这一问题,放松税收征管并非良策,因为这不仅涉及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渎职问题,也影响社会公平,毕竟各地税务机关征管力度不一,将影响企业公平竞争,有违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
《亦官亦商》并非一部“盐业经济史”,而是以盐商为线索,书写清代国家与市民社会共同生成(co-production)的复杂历程。这本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打破了传统中国社会“官强民弱”“商无政治性”的二元观念,而是强调:商人不仅是国家剥削的对象,也是制度塑造的参与者;市民社会不仅是政治抗争的基底,也可能是国家治理的合作者;权力、资本与文化资源的结合,决定了商人在国家面前的生存空间与主动性。
今年暑假,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上海乐高乐园等主题公园预订火爆、客流猛增。折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潜力,也反映出一个外资来华新趋势,那就是以文旅为代表的服务消费正在成为外资加码投资中国的新热点。
5.车辆零部件自然老化损坏。因暴雨导致车辆零部件如电路、线路等自然老化、锈蚀、损坏,通常认为这是车辆本身自然损耗的结果,而非暴雨直接造成的突发、意外损失,可能不予理赔。另外,即使是在暴雨积水中行驶导致轮胎、轮毂损坏,车损险通常也不赔单独的车轮损失。
据悉,作为CBA篮球公园落户首钢园之后的首项活动,2025少年CBA全国挑战赛总决赛11日拉开序幕,16支全国城市赛冠军球队和特邀球队将为全国冠军荣誉展开角逐。(完)
长芦盐商的历史,从来就不是单线条的“受压迫史”。相反,正如关文斌所指出,清政府与盐商之间既有掠夺性的剥削关系,也存在庇护性与合作性的互利关系。这一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清承明制的原始积累“掠夺期”。新朝伊始,清廷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盐务经营管理制度,即“包税制”:商人预缴盐税行盐后,获得世袭购买、运输和销售食盐的专营权。此外,初创的清廷更以附加税、纳贡、摊派等形式进行额外税收,缓解迫切的财政需要。商人处于被动应对状态(49、54-56页)。盛清的休养生息期。三藩之乱平定后,康雍乾盛世开始。此时,国家与长芦盐商的关系进入蓬勃发展期。廷清为了维系财政稳定,开始提供“发商生息”、税收减免等“恩典性”财政安排以及户部盐课奏销程序修订等制度性改善,为长芦盐商的发展带来一些机会。此时,商人以“捐输报销”等方式予以回报,甚或是通过行贿来影响国家政策,尽管这些活动多数事半功倍(57-62页)。晚清再次进入掠夺期:道光以后,清廷面对财政危机和外患压力,恢复甚至加剧了对盐商的经济压榨。首先,1810年代铜钱与银两兑换问题使得盐商难以为继。而为了支付河工海防等工程,国家亦不断增加盐价,所收钱文悉数随盐课上缴国库。而太平军和捻军等活动,更对盐斤运销带来毁灭性打击。为应对这些变化,长芦盐商通过走私、行贿等方法在夹缝中求生存(67-71页)。
2019年11月,因辖区内夕阳红养老公寓非法集资爆雷,案涉28亿之巨,卢雅琴等三人被追刑责。相关专家指出,近年养老公寓爆雷事件频发,刑事追责民政局干部却较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