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医海外工作室(南非)成立于2025年,由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与非洲中医及针灸中心联合设立,致力于推动四川中医药走向世界,促进中非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完)
“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抚今追昔,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令人振奋不已。这是怎样强大的能量!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从人心深处喷薄而出,势可穿峡破谷,力能改天换地。发奋为雄,迈向复兴,这是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论坛发布的《“数字丝路”在泰国》报告显示,来自中国的移动支付服务,覆盖了泰国核心旅游和商业区,在曼谷热门购物区的商户的渗透率达到61%,大大便利了中泰民众的互联互通。
经多方协同,最终在原墓区投资20余万元,修建烈士合葬墓、新立纪念碑、扩建纪念广场,建成集瞻仰、教育、传承于一体的规范化烈士纪念设施,并将其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保护范围。对原有的纪念亭进行专项修缮,全面修复外墙,清洗加固碑体,严格依照管护责任协议进一步压实村委会日常管护责任,明确专人负责。在史料挖掘方面,精准确定85名烈士身份信息并备案,启动“为烈士寻亲”行动助力3名烈士遗属寻亲成功;整理英烈事迹印制成册2000余份供群众参阅。联合镇政府和宣传部门打造开放式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漫画展陈、事迹讲述等沉浸式项目,形成“史料研学+仪式教育+情感共鸣”的立体传承体系,确保纪念环境庄严、肃穆、清净。
在行政机关整改期间,县文旅局争取到修缮资金,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博物馆形成馆藏红色文物保护方案,多方共同明确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实际使用人承担主要保护职责。宝应县院经过持续跟进监督,县文旅局对苏中公学纪念碑已全部改造完成;对苏中区党委驻地旧址争取国家专项资金130余万元,完成布展等工作,并纳入本地红色旅游专线景点,免费对外开放,同时作为村党支部党建教育、周边百姓舞台等学习娱乐活动场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对馆藏100余件可移动红色资源建立名录及档案,对损坏的文物进行修复并制定文物保养计划,对58件红色文物制作电子档案进行展览。同时,该局投资290余万元对纪念馆本体进行修缮,并按预防性保护要求对展柜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在主题演讲环节,与会嘉宾以“著名泰国侨领蚁光炎及其领导的援华抗战运动”“命运与共:东南亚华侨与抗日战争”和“从日记中的个体生命史到战时社会史”等多个主题展开演讲。(完)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盛夏七月,160多位驻华外交官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感佩于中国人民为国家生存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英雄史诗。
广州图书馆结合书柜布局精心安排和挑选22个大类、3700余册图书作为基础馆藏,并将根据实际需求定期或按需更新轮换书籍。基础馆藏不仅涵盖文学、历史、传记、科学等书籍,还重点针对铁路主题特色,设置了“读懂广州”等主题图书区以及深受社区居民喜爱的青少年儿童图书区,实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意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