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台湾青年张玉明应景地吟出诗歌。她笑着说,牛郎织女一年一相会,两岸青年却不需要这么久才能见一次,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活动,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完)
海河,如飘带穿城而过,是天津流动的血脉。当海河遇见“上合”,河海文化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与“上海精神”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同频共鸣。
据了解,此次会议初步达成合作协议40个,协议总额达35.4亿元人民币。活动期间,还举办了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及“一带一路”政策推介会、项目路演及对接洽谈会,以及济南市重点产业链推介交流会。8月29日至9月2日,与会代表还将赴烟台、青岛等地,考察当地投资机遇,推动更多合作落地。(完)
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引领下,上合从6个创始成员国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大家庭”。在卢金看来,“上海精神”集中体现了上合组织的核心价值,即坚持互利共赢、平等相待,尊重多样性,反对对抗和“冷战思维”,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上合组织内,所有问题都以协商一致方式解决,这正是通过尊重多样性实现合作的体现。”卢金说。
济南8月29日电(王采怡 孙婷婷)2025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暨山东(济南)“一带一路”华商合作交流会8月28日在山东济南开幕。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44个国家的120余名华商侨领和高层次人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洽谈对接,共寻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合作新机遇。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
今年初,广东就提出大力实施“一把手”抓招商,扎实办好“投资广东”100场以上产业链招商活动。外资企业“广东行”政企交流会、“日本企业广东行”等活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