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推动生物技术赋能食品工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工信部持续推动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和加速渗透,指导企业筛选和改良传统发酵所用的菌种和酶制剂,优化酿酒、调味品等食品生产工艺;同时,加快菌体蛋白、功能糖、益生菌等新食品配料的研发,促进人工淀粉、细胞培养肉、微生物油脂等未来食品资源产业化,不断拓展食物来源。
“我希望中欧双方能基于中欧关系本身的价值,在所有可能的领域加强合作,包括那些通常被认为‘棘手’的议题。”6月27日,欧洲理事会前主席、比利时前首相米歇尔在布鲁塞尔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赴欧采访组专访时如此说道。
在数字经济浪潮中,科技创新的突破往往能改写行业格局。2008年,王坚加入阿里巴巴,首创“以数据为中心”的分布式云计算体系架构,主持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阿里云计算平台“飞天”,让中国云计算起步即与国际接轨,实现“从0到1”的跨越。如今,阿里云服务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万客户。
澎湃新闻:面向未来,尽管您已经卸任欧洲理事会主席,但您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尊敬并具有重要影响力。您是否有计划继续推动中欧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您看来,未来最值得重点开拓和深化的领域有哪些?
一是扩总量。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绿色食品坚持精品定位,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和全产业链发展。有机农产品立足各地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名特优新农产品侧重品质评价,重点挖掘产品营养品质特色,适应个性化消费需求。地理标志农产品重点加强产地追溯和特征品质保持,培育一批“特而优”、“特而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
7月29日电 据江苏省水利厅微信公众号消息,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2025年7月29日9时30分起,启动江苏省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请各地各单位按照防御台风应急预案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鲎,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物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海域。鲎除了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生态价值外,还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鲎试剂”在疫苗等生物制品安全性检测中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是人类医药安全的保障,被称为“疫苗芯”。
青海将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视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甘肃认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是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力注脚;西安和乌鲁木齐都表示,咸阳机场、天山机场的改扩建工程,能助力西安、乌鲁木齐打造“一带一路”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