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旗方队上那一面面承载着历史荣光的战旗经过时,那些身着旧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百岁老兵颤抖的敬礼让全场静默。他们写满沧桑的脸庞与受阅青年挺拔的军姿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眼眸中,折射出的是一个民族由劫难走向复兴的壮阔历程。那一刻,我仿佛看见抗战烽火中倒下的身影,正透过这些年轻战士坚毅的目光,凝视着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盛世。胸前勋章上的划痕在阳光下闪烁,每一道都是活着的抗战史诗,是对如今祖国强盛的欣慰与自豪,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注脚。
第一位加入新中国国籍的阿拉伯人、黎巴嫩裔国际主义战士马海德博士的亲属日前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并非简单的庆祝活动,更是对正义的坚守。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各国人民尤为珍视那些能够为抵御侵略贡献力量的行动,并期盼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持久、稳定的和平。
岛内军事专家告诉谭主,内行人都清楚,九三阅兵端出这么多“硬核”装备,说明大陆已有更先进的型号。时事评论员蔡正元表示,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绝对是世界顶级,让民进党当局编织的“台独”谎言破功。还有岛内分析人士指出,九三阅兵宣示了解放军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的钢铁意志和强大实力,足以让岛内“台独”势力认清形势,不要妄想谋“独”挑衅、破坏两岸和平。
笔者搭乘北京市地铁五号线,一路来到张自忠路站。站台里,矗立着一座张自忠胸像:张自忠将军一身戎装,神情坚毅,下方刻着他的生卒年份:1891年至1940年。张自忠,曾先后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牺牲的军衔最高将领。周恩来曾评价他:“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在今天的阅兵现场,丁辉所在方队以箭形队形亮相。“这个队形,包含着诸多意义。”丁辉说,“第一,它是一支射向前方的利箭,也是打赢之箭、胜利之箭。第二,这样的队形不只是受阅队形,更是我们实际训练当中、战术当中的战斗队形。”
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卡拉巴尔塔市,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吉苹果示范园里,5500多棵来自中国陕西的苹果苗舒枝展叶,生机勃勃。技术为犁、政策为壤,结出交流合作的硕果,甜在消费者舌尖,也甜在当地果农心上。
据悉,倪铁平是奥地利最早期华人社团的创始人之一,一直以来致力于团结侨胞、服务侨社;宗川海在德国侨界深耕三十余载,是当地华人社区的中坚力量;而年轻的宗伟勇则致力于团结新一代海外华裔青年,三人曾共同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多项重要活动。
北京9月4日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地质资料专题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幕。展览以“不屈抗争 光辉历程”为主题,通过珍贵的地质资料及史料,全面展示地质工作者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