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当下正值AI抢位发展关键期,不应做过多限制;有人则觉得,技术问题会随发展自行得到解决,不必过早干涉。其实不然。要看到,一方面,“先放手后治理”,可能让“小风险”逐步叠加,变为“大问题”,治理代价会更大;另一方面,规范并不等于“设限”,如果放任技术沿着有违公序良俗、有悖产业规律的方向狂奔,有可能导致错失发展良机。重视AI安全,不是给这辆疾驰向未来的列车套上枷锁,而是铺平轨道,让其沿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跑得更快、更稳。
今年1月,北京市市长殷勇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编制出台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5月举行的2025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也聚焦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等方面。
此番会议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较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表述,力度显得更大。
李宇嘉表示,随着我国住房市场全面进入存量时代,大量存量住房能否改造为“好房子”,对居民生活品质影响巨大。而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市政设施修缮更替以及公共配套补短板等方面存量改造资金投入规模较大,需要多渠道资金投入。
李瀚明进一步分析,西安接近中国的几何中心,这样的地理位置飞国内任何地方都很便利。加上西安产业发达,又是旅游胜地,这些因素让西安国内客流常年处于高位,间接影响了打造国际枢纽的必要性。此外,也是因为接近国内几何中心,西安无论哪个方向的洲际航线,都得使用宽体机。二线枢纽用宽体机飞国际线,往往存在客流不足、上座率不高的情况。
2年过去,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邀请,习近平主席即将前往出席。从西安到阿斯塔纳,中国与中亚的又一次携手,注定令世界瞩目,注定分量十足。
付凌晖介绍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平稳运行,展现了强大韧性和活力。从下阶段情况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的特点明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有基础、有保障、有支撑。
2022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曾联合印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其中明确“1+8”的行政范围。到2024年,上海大都市圈扩容为“1+13”。目前尚未有上海都市圈相关规划被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的消息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