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生逢词兴盛的时代,并且很早就展露出作词的才华。大概在十六七岁时,她就写出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广为传唱的词作。“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对于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人评论道,“‘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道也”。
大概在26岁时,李清照写下了最早的词学理论文章之一《词论》。虽然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有着石破天惊的力量,但在宋代并没有激起太大波澜。只有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录了此作,并评价道:“易安历评诸公歌,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吾不凭也。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退之诗云‘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正为此辈发也。”
此次“百荟联学”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会场设置在拱墅“北新艺匠·同心荟”,杭州全市13个区、县(市)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数智同心荟”平台观看直播,累计19.5万人次云端观看。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有约半数海外侨胞捐过款,捐款总计逾13亿元,侨汇更达95亿元以上,占抗战期间中国军费的3/4。广大侨胞积极回国投资,为中国经济“输血”,以财物铺就通往抗战胜利的道路。
习近平主席同各国领导人深入战略沟通,面向各国人民开展友好工作,深入阐释和平发展之理、合作共赢之道、“同球共济”之策,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印度总理莫迪时隔七年再次来华也是备受瞩目。除了同中方互动外,印度在峰会期间如何同俄罗斯以及巴基斯坦方面的互动同样受到各方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回顾了唐末五代至北宋中叶词的发展史。让人颇为费解的是,在这篇短评中,李清照竟花了百余字篇幅详述了一位唐末歌手李八郎的传奇故事。这个混迹宴饮、伪装寒士的男歌手,一旦展喉便令当红女歌星黯然失色。这个看似游离的开篇,实则暗藏了李清照对词乐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