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2024年达13529亿元,预计“十四五”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快优化。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展厅设计兼具民族特色与沉浸感: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族展区以质朴色调还原“白山黑水”意境,柳编筐等日常用品传递生活气息;京族展区以群青为底,复刻北部湾海风氛围;云南展区用红白配色呼应当地民族热情性格;高山族展区及尾厅以中国红象征民族团结。此外,展览还通过实景照片、白桦林与兰屿海滩场景搭建,实现“移步换景”,更将鄂伦春族传统建筑“斜仁柱”搬进展厅,供观众沉浸式体验原生态民族生活。
医院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开展全面自查,对该医生作出暂停延聘程序、待岗培训和扣罚个人绩效等措施。涉嫌违法问题已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查处。
应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下称“和裁会”)邀请,9月27日至30日,由22国和平组织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一行34人访滇。他们先后参访了昆明市抗战胜利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地,参观“重走滇缅公路 弘扬抗战精神”系列主题展、长空飞虎—飞虎队文物展、中国远征军主题展等展览,了解云南抗战历史。
9月29日电 彭博社28日发布文章,在中国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股市强劲上涨等因素推动下,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意愿明显回升。
连日来,河南多地持续高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引发关注。目前河南情况如何?当地采取了哪些抗旱措施?国家对抗旱又有何举措?一文速览。
一是减“存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减少入黄泥沙为重点,在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因地制宜建设淤地坝、旱作梯田,配套坡面植被措施,构建拦截入黄泥沙第一道防线。“十四五”以来,新建淤地坝3879座、旱作梯田400万亩,其中淤地坝新增拦截入黄泥沙能力超12亿吨。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创新采用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坝、荒坡陡坬搞绿化的治理模式,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目前,我国已建成淤地坝5.8万座,拦截泥沙74亿吨,形成了“拦沙—造地—富民”模式,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沙粗沙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为世界水土保持提供了中国范例。
反观不少商家,服务人员口中的“欢迎光临”,就像机器人设定好的程序在机械循环,只有话术没有温度,顾客感受不到被重视,自然也很难产生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