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东海,链动内外。如今的宁波舟山港,对内作为长三角及长江沿线地区大宗散货的中转基地,支撑着腹地工业化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对外连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8亿吨,连续16年蝉联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
李乐成表示,中国将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构建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推动产业跨境合作、园区跨境共建、上下游跨境衔接,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合作。
三是出行体验更美好。交通运输部开通定制客运线路9000多条,满足了旅游、通勤、商务出行等个性化需求。完成了1.3万个公交站台的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车站可无障碍进出站、上下车。交通运输部也非常重视高速公路节假日的交通服务保障,在节假日出行高峰,主要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大城市周边公路拥堵;二是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紧张问题。针对充电繁忙服务区,交通运输部实行了“一区一策”来强化服务,已经累计建成了充电停车位6.2万个,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到了98.4%,有效缓解了“里程焦虑”,高速公路日均通行的新能源车占比已经提高到20%左右。针对易拥堵的路段,节假日实行了“一段一策”的疏堵保畅措施,高峰时保障了单日7000万次以上的车辆通行,相当于日常通行量的2倍。
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镇”,千篇一律、批量复制,只有“躯壳”、没有“灵魂”。这类古镇面临的运营压力会更大,甚至入不敷出。这类“人造古镇”如何避免关门的命运?为此,在2025年暑期旅游高峰时节,澎湃新闻时政湃工作室特别推出专题——十字路口的古镇,系统探讨“古镇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
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交通运输领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期盼出行有更多选择、有更大便利、有更优品质。交通运输部始终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持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公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越来越多的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报告》显示,截至6月,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规模达1.61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中国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2%,较2024年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
随着数字化发展,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也越来越显著。展会上,多家外企高管提到了在华“灯塔工厂”。截至2025年1月,全球“灯塔工厂”达189家,其中中国有79家、占比42%,数量居世界首位。以法国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为例,它的供应链自主决策支持系统将准时交货率提升30%,显著优化了企业的库存管理成本。
像飞利浦一样,一大批外企正不断扩大在华布局,建立起从研发、制造到服务的完整价值链。它们在华供应链伙伴动辄达千家,特斯拉、大众、通用等跨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率已达90%以上……正如松下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所说,只有通过“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在华业务,才能获得长足发展、打造全球竞争力。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