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师列阵,气势如虹。中国人民解放军徒步方队迈着自信昂扬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天安门城楼前走过。看着他们英姿飒爽的身姿,嘉兰惠说:“10年过去,中国士兵的纪律严明依然令人印象深刻。”2015年观礼时,一位来自美国的嘉宾坐在嘉兰惠的身边,他对嘉兰惠说:“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士兵的个头一样高。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这体现出他们优秀的军事素养和集体精神。”“只有在训练中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走出这样的精气神。”嘉兰惠说,“我为这些年轻人的卓越表现而赞叹。”
作为传承人,谢帮银也经常带着木偶戏走进中小学校。谢帮银会把木偶放到讲台上,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和体验。他一边操纵木偶,一边解说:“你看,这根线动,它便能走路;那根线一抖,它就能作揖。”在他看来,这些体验课不是表演,而是播下一粒种子。“只要有一个孩子愿意学,我就愿意免费教,把一辈子的功夫都教给他。”
陈林表示,中国逐步迈向强盛的进程,令海外华侨华人倍感振奋与荣光。身为媒体工作者,他定当善用桥梁纽带作用,融通多元传播形式与全媒体矩阵,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
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从杨靖宇将军“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铮铮誓言,到赵一曼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用生命捍卫信仰,从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壮烈事迹,到狼牙山五壮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抉择……这些抗战故事既是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政课,就要讲好抗战英烈故事,通过组织青少年观看优秀抗战题材影视剧、阅读优秀抗战图书、参观抗战纪念馆等方式,让青少年深刻感受抗战英烈们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在缅怀英烈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
“要说挣钱,不如去打工。”谢帮银坦言,木偶戏演出费低,常常一场下来分到个人手里,也就几百元。平日里,他只能靠做零工、种田补贴家用。
“我想正是因为这些抗战历史印迹的留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各种方式支持中国的发展。”姚珩表示,未来,上海市侨青会在不断拓展海外友好青年侨社“朋友圈”的同时,也要助力他们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更多侨界青年沿着先辈们开创的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完)
负责营养膳食指导的裴素萍曾4次参加阅兵保障。这一次,她可以根据系统中收集的数据,分析官兵饮食营养结构,针对性开展膳食服务指导,并定期邀请供应商和伙食单位,讲评饮食误区、介绍营养需求、交流烹饪技巧,既宣讲膳食营养搭配,又提升食材运用功效。
国新办4日举行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共同部署开展,设置六大版块活动,旨在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全国科普月活动有何亮点、特点?点开海报,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