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要将教学与课标对标,要学会用课标来指导教学。”李梦认为,课标明确了科学概念在不同年级需要落实的程度,这既是备课的标准,也是考核的标准。现在是信息冗余时代,能选择的教学资料非常多,教师需要根据课标要求来选择。
国新办4日举行发布会,介绍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有关情况。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协联合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共同部署开展,设置六大版块活动,旨在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盛宴。全国科普月活动有何亮点、特点?点开海报,一起看看吧。
陈征认为,科学教育专业不需要聚焦于特别具体的学科,因为理工科专业的底层科学思想方法是相通的。因此,在培养科学教师时,可以适当补充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或者直接招募理工科专业毕业生,通过职前培训的方式补充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训练,提升其教学水平。陈征提醒,师范教育中科学探究训练普遍不足的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探索过怎么从零开始解决问题的科学教师,如何教会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他说。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持续巩固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成果。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加强乡村教师住房保障,首次构建“配租+配售”相结合的乡村教师住房保障体系。
为扩大赛事参与覆盖面,组委会精心策划了虚拟体育运动嘉年华、数字体育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活动两项线下配套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线上活动。自10月起,赛事官方小程序将有多个线上参与活动上线。通过“赛事+多元场景”的组合,打破竞技规模的局限,让更多的非参赛选手直接触摸虚拟体育的“可玩性”,将“观赛”转化为“参与”。
演出阵容可谓“众星云集”,汇聚9位欧洲德语音乐剧领域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演员。其中,安妮米可·凡·丹曾以德、英、荷三种语言在不同国家成功饰演《伊丽莎白》主角“茜茜”;马克·赛博特的表演冷峻而充满魅力,凭借在《伊丽莎白》中塑造的“死神”一角广受好评;芭芭拉·奥伯迈尔此前已在上海出演过《路德维希二世:国王归来》,为中国观众所熟悉……
这一趋势,从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上半年的剧场数据中就能看出。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的剧场演出票房占全国市场比重均超过21%,领先于其他城市。这背后,不仅有舞剧《只此青绿》、音乐剧《赵氏孤儿》等本土原创作品的持续火爆,也有脱口秀、沉浸式戏剧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增长,更有一系列围绕“剧场”展开的创新演艺玩法,让文化消费不再是“看完就走”的一次性体验。
《伊丽莎白》“我只属于我自己”的激情高歌,《莫扎特!》天赋与挣扎的灵魂对话,《蝴蝶梦》悬疑与柔情并存的心理描写……里维的作品以其强烈的戏剧张力、旋律的丰富层次与情感的深度挖掘而著称。他巧妙融合古典音乐的结构感与当代流行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出既具艺术高度、又贴近大众审美的音乐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