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外车企‘互学共鉴、双向奔赴’的趋势正在形成。”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秋说,各国应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在技术研发、供应链建设、标准制定等领域开展更广泛合作。
构建安全大坝方面。一方面,提前预置超设计标准洪水防御手段,全面压实水库安全责任,也就是逐库落实大坝安全地方政府、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责任,特别是小型水库,要压实小型水库防汛的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另一方面,全面整治水库安全风险,“十四五”以来,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7994座,2022-2024年,首次实现了连续3年全国各类水库无一垮坝。通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库功能得到恢复、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比如,除险加固后的河北省安格庄水库,这是一个大型水库,今年7月,有效应对极端强降雨,两次避免启用东淀蓄滞洪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建设了一大批水源工程、调水工程、灌区工程,预计“十四五”末国家水网覆盖率达80.3%,耕地灌溉面积达10.9亿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粮食稳产丰收、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等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强化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在我国经济总量连跨大台阶、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2024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17.7%和23.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十三五”末的0.565提高到0.58。
在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方面,陈敏说,水利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农业、工业、城镇三大领域节水制度体系,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利用转变,基本完成了全国重要跨省江河流域的水量分配,确定了31个省份地下水管控指标基本建立,国家用水定额体系,严格水资源的认证和起始性和管理,全面推进取水许可电子证照管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1900余个,发布194项先进成熟适用的节水技术。
医保基金监管数据分析发现,某医生存在一分钟内为不同病人开具多份司美格鲁肽处方情况。医保基金飞检组按线索进驻检查,精准查处涉嫌伪造病历等违法违规行为。
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使得税务“倒查30年”成为舆论焦点。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最近企业宣布停产。上述两起事件,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雪上加霜”。跟多位省级、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是日常工作,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发现偷逃税、少缴税行为,理应依法制止,否则就是渎职。(第一财经)
在对4家企业的调查中,执法人员发现,目前一些提供共享充电宝租用服务的主要品牌商家只负责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平台等渠道面向消费者提供租赁服务,由其招募的代理商具体负责柜机运营,租赁服务与归还等售后服务脱节。当消费者归还充电宝时,由于附近没有空格位以及设备故障等商家原因导致消费者难以归还且商家不及时停止计费,甚至归还后仍在计费。消费者经历的“归还格位严重短缺、设备定位不准、各点位经营时间参差不齐”等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体验,还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当消费者向商家反映问题时,往往只能得到基于AI技术的“在线咨询”或“固定回复”,使消费者诉求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一些商家未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用户服务协议、交易规则、计费规则等信息,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极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产生消费纠纷。
广州9月29日电 (记者 许青青)据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消息,该行全辖各级国库在“五停”期间业务稳定运行。其中,9月24日,广东国库系统及时、准确办理预算收支退等日常国库业务共12万笔,金额约1587.26亿元。截至9月25日,广东国库系统配合财政部门及时划拨救灾款99笔,金额4.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