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020年的1.67倍,棉花疆内转化率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42%,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促进各族群众高质量就业、增收致富的重要民生产业。
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前面我刚才也特别提到,工程硕博士的评价改革。我们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刚才我提到,过去都是以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我们作了重大改革,落实学位法,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获得硕博士学位,在今年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成为人才培养打破传统评价标准、接轨创新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突破。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聚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能力不断增强,推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金融学》等系列原创性教材,承担《(新编)中国通史》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时,聚焦服务大国外交,“双一流”建设高校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议题设置和规则制定,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导”和“治”上协同发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2025年打造“辽海讲道”等品牌活动,设立了首批4个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引导和支持宗教界扎实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到讲经解经之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颁布施行《辽宁省宗教事务条例》,支持宗教界深化全面从严治教,指导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全面从严治教建设年等活动,圆满完成7个省宗教团体换届,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白玉堂在致辞中指出,中法两国正通过科研合作共同助力环境保护。中法碳中和中心首届科学会议于2025年7月2日在巴黎举行。北京还将于今年年底举办中法碳中和中心年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发起了环境领域合作项目的征集,中心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国际网络。白玉堂强调,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这也正是设立“中法环境月”的意义所在。
正是“中国心、中华魂”,凝聚了70年来新疆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未来,这一力量还将继续推动天山南北焕发新面貌、展现新活力。(完)
“我们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
如果说“数字黄河”是把黄河“装进”计算机,那么“模型黄河”就是把黄河“放进”实验室。它是“原型黄河”自然现象的模拟再现,为“原型黄河”提供保护治理方案,为“数字黄河”推演论证提供必要的物理参数,成为现代科技治黄的必然选择。
去年以来,法国和沙特就此游说国际领导人。今年7月,联合国总部组织过一次落实“两国方案”的国际会议。9月12日,联大通过决议,支持法国和沙特起草的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鉴于许多阿拉伯和中东国家签署这一文件,包括哈马斯的传统盟友,法国认为该协议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