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推动体育赛事职业化,支持发展体育经纪人队伍,挖掘体育明星市场价值。2019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关于对国家队运动员商业活动试行合同管理的通知》等限制运动员商业活动的规定被废止。曾文莉认为,即便如此,目前国内体育经济的价值还有待充分释放。她对已走上职业化道路多年的网球充满希望,认为网球市场可能是一个突破口。
据悉,“法律基层行”活动预计持续至今年12月,除公开课,活动将通过法律宣讲、法律咨询等形式,推出“法律诊室”服务,采取居民预约制,每月提供一小时免费法律咨询与定向调解,同时针对常见法律问题提升社区工作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营商环境是培育市场主体的沃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建立统一的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极大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十四五”以来,企业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市场主体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此外,今年前7个月,国家开发银行发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3850亿元,同比增长51.3%,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提供了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资金重点投向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有效促进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和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汇聚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这一趋势背后存在多重驱动。其一,家庭消费端,人们对沉浸式大屏需求增长;其二,企业端,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刺激大型会议室、指挥中心对百寸级交互平板的采购需求;其三,伴随成本下降与技术持续迭代,百寸产品正从高端商用的‘技术标杆’,迅速向智慧医疗、文博展示、智慧交通等新兴领域拓展。尤其在手术示教、远程会诊、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及综合交通调度等场景中,大屏交互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多个产业智能化升级中的关键基础设施。”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介绍,“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我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今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这些数字都说明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提升了电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促进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能源生产结构的绿色转型。
度假区的边界正在消融。在鹅湖镇,“镇区合一”的管理体制让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以前这里还是老旧厂区,现在变成了共享羽篮馆,我们晚上也能来打球了。”鹅湖当地居民口中的变化,正是度假区“文旅+城市更新”的缩影。
今年以来,为给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给予最高3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对小微企业给予最高400万元的贷款,对于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统筹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向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场地支持,政府投资的创业载体场地优先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免费提供;推广创业训练营,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创业培训,落实培训补贴;建设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网点,发展“家门口”的“创业陪跑空间”,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