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培育国际贸易中心新动能。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全国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基础性模板。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不断拓宽国际贸易通道,“中欧班列—上海号”从虹桥启航,联通境外城市与站点超80个。推动全国首个“两头在外”汽车整车保税维修项目落地,2024年上海关区保税维修进出口规模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73.9%。拓展数据交易功能,发布全球首个数交所交易规则体系。积极推动绿色贸易发展,上线全国首个国际绿色贸易服务平台。
今年恰逢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7月,达索系统大中华区3D EXPERIENCE实验室在保利浦开金融中心正式启动。索爱伦指出,正是基于对上海创新潜力的认可,与陆家嘴独特的“创新基因”,企业才得以在此打造更开放、高效的创新土壤。
上海9月9日电(范宇斌)近日,2025年第三期“侨见·同圆共享中国梦”主题学习暨“侨史大家说”(第二讲)活动在上海大学举办。
过去20年来,他每天清晨都来到碑前,将周围清扫干净,为游客进行志愿讲解。他坚守在畹町的纪念碑旁,让南侨机工的故事不被时光淹没。
香港在排名中的三个人才竞争力因素均连续第二年上升。其中,“吸引力”排名攀升八位至第二十名;“就绪度”及“投资及发展”的排名均上升一名,分别位列第三名及第十二名。各项指标方面,香港的科学学科毕业生百分比继续高居全球第一名,财务技能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名,管理层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名。
香港9月9日电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9日消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当天发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简称“排名”),香港由去年的第九名跃升至第四名,是历来最高排名,亦为亚洲之冠。
李乐成表示,“十四五”期间,新兴产业加速“领跑”。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9.5倍,光伏和风电装备的产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高能级的产业载体不断壮大,累计培育形成了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了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截至6月13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可用水总量40.48亿立方米,储量充足有保证,按照6月底前无有效降雨的最不利因素考虑,可放水7亿立方米用于抗旱灌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中型水库及河道供水正常,地下水源较充沛,能够满足抗旱需求。5月下旬以来,对全省98.72万眼农田建设灌溉机井和56.85万项灌排沟渠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修复损坏设施,确保抗旱灌溉需要。省财政近期专门安排3000万抗旱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