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七夕”的节日习俗丰富起来,乞巧当时已成为七夕的核心习俗,不仅继承了汉代的穿七孔针和“曝衣”,还以瓜果祭牵牛、织女。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说:“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符为应。”
钱林保与高芳仪的儿子钱天华,今年79岁了。将全部书信捐赠给档案馆,于他而言,是了却一桩心愿,“像是灵魂得到安顿。所有的苦难,所有的收获,都随着捐赠过去了。”
与设备更新所突出的供给侧优化相比,消费品以旧换新更直接体现了需求侧的潜能释放。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稳定发展的“压舱石”。近年来,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比上年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然而,我国消费发展仍面临扩量、提质与升级并行的现实任务:既要进一步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扩大整体规模,又需通过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个性化和绿色化需求。
央视网消息:这个假期,一种被称为“低耗游”的旅行方式悄然走红。坐电梯爬山登顶,在水深不足半米处平缓式漂流,匀速下滑式蹦极……这是最近走红的“低耗旅游三件套”。在刺激、征服与“低耗”之间,不少游客选择了“重在尝试,舒服就行”,这种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换取最大的心理舒适的出游方式,也就是“低耗游”,正在成为出行游玩的新方式。
乌兹别克斯坦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持续推动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青年交流及联合科研等行动。乌中贸易额实现快速增长,中国是乌兹别克斯坦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来源国。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显著提升上合组织国家物流联通水平,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区域合作、贸易拓展、基础设施与技术合作项目的落地,有效夯实了上合组织的合作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7月17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培训项目首批292名学员在陕西杨凌完成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顺利结业。该项目是落实中巴两国领导人加强农业领域合作共识的具体举措,巴基斯坦将选派1000名农科类青年学员分批赴华参加培训。此次参训的学员在中国学习家畜育种与基因组学、牲畜疾病防控技术、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高效灌溉系统等知识。“我们国家的蔬菜水果长期依赖进口,相关生产技术知识对巴基斯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很大帮助。”学员库雷希·舒贾·拉赫曼说。
2015年9月,托马斯·拉贝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他还获得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今年,托马斯·拉贝获得第二届兰花奖“友好使者奖”。“这些奖项是对拉贝家族几代人近百年来传递生命大爱、促进德中友谊的致敬和肯定。”托马斯·拉贝说,“我深深感动于中国人民对祖父的深厚情谊和敬意。中国对祖父的认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将秉承祖父的精神,与我的后代一起,继续搭建德中友谊的桥梁。”
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钱林保被下放至嘉定农场改造,高芳仪则由教师沦为勤杂工。曾经笑语不断的家,顿时安静下来。十二三岁的钱天华翻出《素心集》来读,第一次完整地了解到父母的身世、经历、思想、情趣,乃至价值观和道德观。当时只觉有趣好玩,而在后来的人生中,他反复翻阅,仿佛一次次重新靠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