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数量至今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精确统计。首先,就藏经洞出土文献而言,法国、英国、俄罗斯收藏较为集中,日本、美国、韩国则较为分散。特别是日本,分别收藏在龙谷大学图书馆、京都国立博物馆、书道博物馆等18家博物馆或图书馆中,且收藏过程也颇为复杂曲折。如“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文献,是清朝官员李盛铎旧藏。1936年李盛铎之子李滂将其父所藏敦煌文献卖给日本人羽田亨,此后这些文物便一直下落不明。直到2009至2013年,日本武田科学振兴财团杏雨书屋出版了《敦煌秘笈》,这批敦煌文献的收藏真相才大白于天下。原来,羽田亨收藏敦煌文献的资金来自大阪制药商武田长兵卫的资助。1945年夏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这批藏品被疏散到大阪武田制药工厂保存,随后又转到兵库县乡间仓库,即武田的“杏雨书屋”。1977年,武田长兵卫把原“杏雨书屋”的收藏,全部交给武田科学振兴财团管理。之后,在各国学者的奔走之下,“杏雨书屋”所藏敦煌文献最终公布,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流落他乡的宝藏终于面世。《文物》以此为例,不仅介绍了敦煌文献流失海外后收藏的复杂性,而且还介绍了《敦煌秘笈》的重要学术价值,使读者得以了解统计流失海外敦煌文物的难度。其次,各收藏国对敦煌文献的整理编目标准不一。有的国家按号编目,且在同一个大号下面又设若干小号;有的国家则按件编目。此外,敦煌文献除汉文文献外,还有其他民族语言的文献,对这类文献的编目也不尽相同,这也影响了统计的准确性。最后,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并非仅有藏经洞文物,还有从敦煌其他地方所得文物。过去一些研究对此重视程度有所欠缺。缘此,《文物》特别对流失海外的其他文物(如绢画、纸画、版画、纺织品等)作了详细介绍,从而对传统敦煌学研究中偏重追寻藏经洞文物的局限有所突破。
据介绍,自2015年8月16日首趟中欧班列(厦门)开行以来,厦门班列拓展至7条线路,辐射13国30多个城市,累计开行1378列、运送12.22万标箱,货值超52.49亿美元。
经过查看,发现是同车厢其他旅客拿错了包,目前,李女士的包已经被归还回来。列车长提醒,暑期旅游旺季中,旅客携带的箱包雷同性较高,个别乘客因为粗心,会误拿行李架上类似的行李、背包,也有的旅客去完卫生间,把帽子等忘在衣帽钩上,洗手池旁也容易遗落眼镜、化妆品等。
活动现场,游客既可体验草原传统手工艺和民俗项目,如制作馕、挤牛奶和趣味射箭,也能品尝地道烤羊肉串和手抓饭。现场音乐表演涵盖民族、说唱、摇滚多种风格,邀请了音乐人狼戈及《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冠军张磊等献唱,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享受。
兰州和乌鲁木齐之前都只有一条跑道,因起降架次多,乌鲁木齐一直是国内最繁忙的单跑道机场之一。扩建后可以极大缓解这几座机场的现有压力。
受高空低槽东移影响,16日河南省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雨量分布不均,中西部局部中雨或大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澳大利亚悉尼24日爆发了声援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民众的示威游行。有数千名示威者参加了当天的游行集会。他们要求以色列停止其针对加沙民众的暴行,并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停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并制裁以色列政府。活动组织者称,当天在澳大利亚各地爆发了40多起抗议示威活动,参与者约达数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