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发布的最新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通过给电池材料中的每一个锂离子装上“导航仪”,搭配导电性更强的超晶石墨,可以实现充电五分钟,续航超过500公里。如今,我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已经从2021年时的四成多提升到了七成左右。
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8个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为12.0%,汽车、电气机械行业也分别增长8.4%和9.8%。
今年以来,盐城港滨海港区先后开通至约旦亚喀巴港、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等国际新航线,直接带动汽车滚装业务出口批次和吞吐量显著提升,比亚迪、长安、奇瑞等国产品牌汽车从这里“出海”驶向世界。
在钟楼举办的“百年视界——东西方视角下的北京脊梁”展览中,逾百件展品融合史料并搭配数字交互装置,让静态史料“活”起来,沉浸式感受中轴线的历史厚度。紧邻钟鼓楼的宏恩观变身“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以三进院落设展与体验空间,与钟鼓楼形成文化联动。
更重要的是,AI正在降低跨境合作的门槛和成本。过去东博会大型项目多由头部企业主导,中小微企业与东盟欠发达地区难深度参与。本届“AI会展”智能体覆盖24个场景,智能客服、精准匹配等功能,让东南亚小作坊对接中国供应链、老挝农户找到合作方;来自缅甸的参展商用AI优化手工艺品设计,斯里兰卡茶叶企业则借助AI溯源系统提升产品附加值;越南企业用AI检测电子制造质量,新加坡企业通过AI优化跨境物流调度……“AI让红利渗透到基层,让更多人分享到合作成果。”很多参展嘉宾感慨道。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能正拉动着上百条产业链共同跃升。车身上更轻更薄的手撕钢、超强钢,带动我国优特钢产量在过去五年里增长超过30%。每辆车上超过2000片的芯片需求,推动着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汽车生产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正不断走进手机、家电和高端装备的生产线。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业已跃升至我国第一经济支柱,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比重的10%。
“我们创新推出‘日间亲水+夜间狂欢’旅游项目,同时建立‘渔民直供’海产品直销渠道,有效填补了当地夜消费的空白。”谭祥明介绍,通过这种模式,他们不仅与当地渔民共享客源,更实现了澳门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革命老区插上了数字化“翅膀”。庆阳在多领域多引擎驱动,正驶向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其中,作为庆阳市低空经济核心产业链项目,庆阳市九州无人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九州维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侯一博介绍称,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形成 “2+4” 无人机研制应用体系,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授权、无人机租赁与表演等服务,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低空产业链条,实现年产值6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