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强称,中国围绕协力推进全球AI发展与治理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秉持“和而不同”正确理念,认为在充分发挥AI潜力的同时,要促进AI标准及规范共识,确保AI发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提高AI可解释性、透明性、安全性,防范AI技术误用、滥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城市建设。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红线,严守城镇开发边界。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深化推动电力、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健全绿色金融、碳市场和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城市迈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引导市民养成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共识。
这两天,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正陆续开学,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四川、河南、河北等地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新学期“开学第一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去年7月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已实施完成100多项主席国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主席国口号、擦亮“上海精神”金字招牌。
在当天的会议上,各方高度评价、积极支持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认为在纪念二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正当其时。
王奶奶因中风已瘫痪3年多。儿子张强为了照顾母亲,辞去工作,全家仅靠父亲有限的退休金维持生计。“以前听说住护理院一个月要4000多元,根本不敢想。”张强说,“现在好了,有了长护险,每月护理费能报销65%,俺妈终于能去专业的机构了,我心里的大石头也算落地了。”
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是推动城市高标准更新、高水平运营、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基础。过去一段时间,有的城市发展比较重视经济目标,而缺乏长效规划和治理运营,存在重建设、轻治理的倾向。比如,一些城市聚焦大广场、宽马路、高楼群等,产生了“半拉子工程”;一些城镇大拆大建,导致城镇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不利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应当看到,城市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有机统一。坚持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加强精细化治理,能够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就要转变城市工作重心,从更多重视前期建设转向更加重视治理投入。只有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韧性,才能真正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实现城市发展从物理空间扩张向社会功能优化的根本转型。这也是对城市建设者和治理者的政绩观的检验。